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
《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陶唐明历象,茂气与天通。

举正分星度,归馀定岁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弥隆。

自此垂三代,循环协大中。

(0)
注释
陶唐:古代部落名,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象征着光明和智慧。
历象:天文历法的图象或规则。
孟陬:农历正月,一年之始。
南正:古代掌管天文方位的官员,这里可能指代天文学或导航原则。
三代:夏、商、周三朝。
大中:指天地间的大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翻译
陶唐氏的历法清晰明亮,旺盛的气息与天道相通。
观测星辰以确定季节和方向,剩余的时光用来规划农事和政绩。
孟陬时节的传统得以延续,南正之道更加兴盛。
从此开始,这种规矩影响了夏商周三代,循环往复,符合天地的大道中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史记诗(其一)》。诗中,作者以陶唐(即唐尧)时代为背景,赞美了那个时期明理通达的气象,以及天文历法的精准。"举正分星度"描绘了古人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智慧,"归馀定岁功"则强调了通过这些方法来确定农事季节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指出,孟陬(指正月)这一名称得以流传不息,而南正(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之道更为兴盛。最后,诗人表达了这种传统自尧舜时期一直延续到三代,且始终与天地大道相协调,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整首诗寓含对历史智慧的敬仰和对历法文化传承的自豪。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名画荟珍·其二周昉宫人纨扇图

抑为长信抑昭阳,默坐谁能识寸肠。

聊得性莲栏外伴,忍教恨扇箧中藏。

无心去理惊鸿舞,有发羞为堕马妆。

便与世间留面目,犹胜赂画误王嫱。

(0)

集张照春联字为春朝吉语得诗十七首·其十三

三阶清宴在平章,华日和风带景光。

文焕天成无不服,玉芝圃长凤衔翔。

(0)

集张照春联字为春朝吉语得诗十七首·其三

太平开万象,草为带氤氲。

御景书蓂荚,三花作晓云。

(0)

彻夜云同色,侵晨雪舞翩。

敢轻言慰矣,惟益冀沾焉。

竟至达申后,犹欣值腊前。

心田滋渴望,可以命吟篇。

(0)

怀风楼

山环处不受风吹,亦有回风缓薄之。

斟酌浓纤斯尽善,小楼合是善言诗。

(0)

於木兰即事杂咏·其四

叠林极目渥如丹,初试毳衣迫晓寒。

讵是灵台舛节候,却缘一岭过兴安。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