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倚新妆好,羞教女伴怜。
嫁期才十五,别路已三千。
字尽秦川锦,胶枯蜀国弦。
祇今空自爱,春至一年年。
昔倚新妆好,羞教女伴怜。
嫁期才十五,别路已三千。
字尽秦川锦,胶枯蜀国弦。
祇今空自爱,春至一年年。
这首《春闺怨》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在春天里对爱情与婚姻的深深感慨。
首句“昔倚新妆好”,以女子过去美好的装扮开篇,暗示了她曾经的青春与美丽。接着,“羞教女伴怜”一句,透露出女子内心的敏感与害羞,她害怕自己的美丽被同伴们过分赞赏,可能因此引来不必要的关注或误解。
“嫁期才十五,别路已三千”这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巧妙结合,表达了女子在十五岁便被迫嫁人,从此与家人相隔遥远,开始了孤独的生活。这种年龄上的早婚和地理上的远离,无疑加重了她的思念与哀愁。
“字尽秦川锦,胶枯蜀国弦”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书信比作秦川的锦绣,寓意着她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深;而“胶枯蜀国弦”则形容了她情感的疲惫与耗尽,如同琴弦因长时间弹奏而干涸。这不仅展现了女子情感的复杂与细腻,也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
最后,“祇今空自爱,春至一年年”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尽管她独自一人,年复一年地等待着远方的爱人,但这份爱却只能是“空自爱”,充满了无尽的寂寞与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深刻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制度下的悲欢离合与内心世界。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
行人相见如相识,赠得岩花十里香。
群芳避路放梅开,奔走游人满砌苔。
半树溪边冲雪破,一枝头上带春回。
月移瘦影供吟兴,风荐幽香袭酒杯。
刚被西湖都道尽,至今诗客句难裁。
层台跨青空,溪水出其侧。
千峰竞神秀,万里无限隔。
王侯贤令尹,心匠巧经画。
平生不凡处,眼高四海窄。
坐令荆棘场,化作山川国。
登临有胜集,而我非佳客。
听候妙谈兵,四座皆辟易。
冰霜绕牙齿,韬略贯胸臆。
乃知杜元凯,不特有传癖。
风尘犹澒洞,早试平戎策。
当沉岘山铭,更效燕然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