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丝风信是催漕,雨后蓑衣晒处高。
棹指垂杨轻傍岸,绿筠枝上挂银刀。
网丝风信是催漕,雨后蓑衣晒处高。
棹指垂杨轻傍岸,绿筠枝上挂银刀。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细腻的自然观察和生活情趣。
首句“网丝风信是催漕”,以“网丝”喻指渔网,通过微风中渔网随风飘动的情景,暗示了繁忙的漕运景象,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次句“雨后蓑衣晒处高”,描绘了雨后的景象,蓑衣在阳光下晾晒,不仅表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也暗示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适应。
第三句“棹指垂杨轻傍岸”,通过“棹指”(船桨指向)和“垂杨”(低垂的柳树),形象地展示了船只轻轻靠岸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最后一句“绿筠枝上挂银刀”,将“绿筠”(翠竹)与“银刀”(泛指刀具)巧妙结合,既描绘了竹子的青翠欲滴,又通过“银刀”这一意象,赋予竹叶以动态感,仿佛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挂着的银色刀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共生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偶戏失班龙,坐谪昆崙阴。
昆崙一何高,去天无数寻。
嘉禾穗盈车,珠玉烱成林。
天飘时一拂,清哀动人心。
一面四百门,宫谯云气侵。
阙然竹使符,难矣暂登临。
群仙来按行,怜我久滞淫。
力请始云免,反室岁已深。
亲朋喜我来,感叹或沾襟。
尘寰君勿悲,殊胜巢嵚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