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于物外莫容心,贫贱何忧富不淫。
待价有如藏椟玉,引年无意乞骸金。
深山鹿豕情依旧,高阁麒麟事属今。
天爵在躬怀至宝,人于物外莫容心。
人于物外莫容心,贫贱何忧富不淫。
待价有如藏椟玉,引年无意乞骸金。
深山鹿豕情依旧,高阁麒麟事属今。
天爵在躬怀至宝,人于物外莫容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的《首尾吟七首(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态度和超脱的心境。首句“人于物外莫容心”强调人应超脱于物质世界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第二句“贫贱何忧富不淫”进一步阐述,即使身处贫贱,也不必为富贵所诱惑,保持节操。第三句“待价有如藏椟玉”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对待自身才华如同珍藏之玉,等待合适的机会展现,而非急于求售。第四句“引年无意乞骸金”则表明诗人无意于追求世俗的财富,只愿安度岁月。
第五、六句“深山鹿豕情依旧,高阁麒麟事属今”通过对比,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生活与现实社会的变迁,暗示诗人向往的是淳朴无争的生活。最后一句“天爵在躬怀至宝,人于物外莫容心”再次强调,真正的宝贵在于内在的德行(天爵),而非外在的物质(至宝),人应当超然物外,保持心灵的纯净。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注重内在修养的人生态度,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淮西渡两桨,江左随一鸥。
苦嗟波涛窄,所至胶吾舟。
借问舟中人,流转何时休。
帆高风色利,欲止不自由。
传闻弱水外,鼎立三神丘。
鼓枻未可到,载行有潜虬。
扶桑睹浴日,阳精热东流。
万族呈秘怪,九土皆飘浮。
送者安在哉,吾往不可求。
岂比鸱夷子,并湖名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