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底寻花春欲暮。折遍柔枝,满手真珠露。
不见旧人空旧处。对花惹起愁无数。
却倚阑干吹柳絮。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芳时争肯抛人去。
叶底寻花春欲暮。折遍柔枝,满手真珠露。
不见旧人空旧处。对花惹起愁无数。
却倚阑干吹柳絮。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
若遣郎身如蝶羽。芳时争肯抛人去。
这首宋词《蝶恋花·其四》是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情感。首句“叶底寻花春欲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词人在花丛中寻找花朵,但春天的气息已近尾声,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折遍柔枝,满手真珠露”形象地写出词人采摘花朵的动作,比喻花朵如珍珠般晶莹,露水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易逝。
“不见旧人空旧处”表达了词人对旧日人事的怀念,旧日的人不在,只剩下旧日的地方,引发了他的无尽愁绪。“对花惹起愁无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面对盛开的花朵,反而勾起了更多的哀愁。
下片转而写词人独自倚靠阑干,吹着飘落的柳絮,这画面既寂寞又凄美。“粉蝶多情,飞上钗头住”借蝴蝶的形象,表达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期待,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像蝴蝶一样轻盈、执着。“若遣郎身如蝶羽”是词人对理想中伴侣的想象,希望对方能如同蝴蝶般自由、不离不弃。
最后两句“芳时争肯抛人去”直抒胸臆,词人期盼在美好的春光里,恋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表达了深深的依恋之情。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景色和物象,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爱情的渴望与执着。
金躯遗散骨,宝塔遍天龙。
创开于十塔,终成八万兴。
珠盖灵光变,刹柱吐芙蓉。
屡开朝雾露,数示晓灵徵。
红霓相映发,风摇响和钟。
仙鸾往往见,神僧数数从。
独超群圣上,合识普生恭。
砧碓击不碎,方知圣叵穷。
业理信多绪,生途非一门。
安危诚易辙,清浊岂同源。
坠质空遗貌,寻香有去魂。幽衢下寮落,?路上飞翻。
凝阴凄复紧,声威聒已喧。
投身庇茅屋,怿虑入花园。
伉俪情多乱,贪嗔坐自昏。
遍知称自觉,挑手独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