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富诤人我,贪贱自然羞。
强弱相辜负,斗讼未曾休。
耻恨相侵夺,觅便报其雠。
怨结恒对值,累劫常苦愁。
贵富诤人我,贪贱自然羞。
强弱相辜负,斗讼未曾休。
耻恨相侵夺,觅便报其雠。
怨结恒对值,累劫常苦愁。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地位与财富的追求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与冲突。诗人通过描绘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展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性中的贪婪、嫉妒与报复心理。
首句“贵富诤人我”,揭示了社会上层人士之间的争斗,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财富不惜与他人争执。接着,“贪贱自然羞”则指出低层人士在追求物质满足时的自我羞愧感,这种羞愧源于社会对贫富差距的普遍认知。
“强弱相辜负,斗讼未曾休”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相互利用与对抗,这种对抗往往以法律诉讼的形式表现出来,暗示了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正义的缺失。
“耻恨相侵夺,觅便报其雠”表达了人们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愤怒与复仇心理,这种情绪促使他们寻找机会反击,体现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满与反抗意识。
最后,“怨结恒对值,累劫常苦愁”总结了社会矛盾的长期存在和对个体心灵的沉重打击,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深受这些矛盾之苦,经历了无数劫难仍无法摆脱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社会场景,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社会矛盾的深层根源。
林峦露骨草无芽,枯柳吟蝉迹见沙。
莫道西风全肃杀,行边无处不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