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欲混神因,六贼乱心色。
幻焰逐情飘,爱网随心织。
铸金虽改秋,斩筹方未极。
观鸽既无辩,攀猿此焉息。
五欲混神因,六贼乱心色。
幻焰逐情飘,爱网随心织。
铸金虽改秋,斩筹方未极。
观鸽既无辩,攀猿此焉息。
这首诗描绘了人性中的欲望与情感的纷扰,以及修行者对这些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超越。"五欲混神因,六贼乱心色",开篇即点明了人内心被欲望所蒙蔽的状态,五欲(财、色、名、食、睡)混杂,扰乱了心灵的纯净。接着"六贼乱心色",进一步解释为内在的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负面情绪,如同贼盗一般扰乱心神。
"幻焰逐情飘,爱网随心织",形象地描述了欲望如同火焰般燃烧,随着情感的飘动而蔓延,而爱则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随着内心的编织而愈发紧密,难以挣脱。"铸金虽改秋,斩筹方未极",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内心的改变比作铸金之难,即使有所改变,但要彻底摆脱欲望的束缚,却似乎永无止境。
"观鸽既无辩,攀猿此焉息",最后两句通过观鸽与攀猿的比喻,表达了修行者在面对内心纷扰时的平静与解脱。观鸽象征着内心的观察与洞察,攀猿则代表了对欲望的追逐。这两句暗示了通过修行,内心的纷扰得以平息,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人性中欲望与情感的复杂性,以及修行者对于这些内在困扰的深刻洞察与超越,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净化心灵、摆脱欲望束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