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
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
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百舌渐吞声,黄莺正娇小。
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
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的清晨景象,通过对自然声音和生态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百舌渐吞声”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鸟鸣声逐渐减弱,这里的“百舌”指的是多种小鸟,它们的叫声被黎明前的宁静所吞没。紧接着,“黄莺正娇小”则描绘出黄莺鸟儿幼小可爱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初夏景致。
“云鸿方警夜,笼鸡已鸣晓”两句,通过对云中大雁和地面笼鸡叫声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夜晚的大雁和清晨的公鸡都是告诉人们时间已经到来的信号。
“当时客自适,运去谁能矫”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挽留时光和命运的无奈感。"当时客"指的是随遇而安的人,而"运去"则是指着运气或命运的流逝。
最后,“莫厌夏虫多,蜩螗定相扰”两句,诗人并不厌弃夏日繁多的昆虫,而是接受并观察到它们之间的互动。这里的"蜩螗"泛指各种小昆虫,它们在夏天活跃,与环境和其他生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生态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雪尽径泥乾,团栾绕树看。
玉梅呈素艳,霜重月华寒。
一萼半含春意密,数苞未破胭脂粒。
斜枝倒浸碧池深,罗衣暗惹香风湿。
须知贾午最多情,绣囊偷佩芳筵惊。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
去年梅花开,干戈犹未扫。
今年梅花开,劝君休草草。
莫待子规啼,梅花满地蝴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