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重山.辛亥九日莱园登高》
《小重山.辛亥九日莱园登高》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词

红树萧疏谢傅墩,残山馀一角,付閒云。

手攀丛桂忆王孙,登高泪,岁岁洒清樽。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

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

(0)
鉴赏

这首《小重山·辛亥九日莱园登高》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的诗人林朝崧所作。诗中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故国衰败的感慨。

首句“红树萧疏谢傅墩”,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暗寓了世事沧桑,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接下来的“残山馀一角,付閒云”进一步渲染了破败的山河,只剩下一角残存,象征着国家的残破和无奈。

诗人借“手攀丛桂忆王孙”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同时“登高泪,岁岁洒清樽”流露出登高远眺时的感伤,每年的重阳节都只能独自饮酒,寄托哀思。此处的“岁岁”与“清樽”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郁。

“望远更销魂,夕阳无限好,近黄昏”描绘了壮丽的秋日落日余晖,然而“近黄昏”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日暮途穷,也隐喻了国家的衰落即将进入黑暗时期。

最后,“可怜破碎旧乾坤,西风紧,南雁不堪闻”直接抒发了对破碎山河的悲痛,西风凄厉,南飞的大雁也无法承受这悲伤的氛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秋日景色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情感深沉而哀婉。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崇山堂五咏为通判大乐张侯赋·其五崇山堂

襄阳林壑精神处,此地正如眉目间。

笑看弓弯弄云水,风流那减谢东山。

(0)

寄盛群玉

平生翰墨到精微,盛氏诸郎最白眉。

气讦曾窥豪士赋,初交先和野僧诗。

谩劳清梦思相识,那料孤踪晚见知。

君看临危用心处,何殊晏子解骖时。

(0)

题悟宗壁

到寺回身望众峰,一堂疏快万缘空。

槲林曲折通幽径,莲荡凋零退晚红。

师已灰心增夏腊,我今霜鬓撒秋风。

亦知旁舍多佳士,香火他年愿此同。

(0)

湘山独宿闻雨

殷床钟静自垂帘,庭树无声欲雪天。

山寺凄凉容我宿,地垆深暖枕肱眠。

铜瓶秋蚓为谁泣,蜡烛春花亦自妍。

夜半梦回闻骤雨,十年踪迹一茫然。

(0)

偶读和靖集戏书小诗卷尾云长爱东坡眼不枯解将西子比西湖先生诗妙真如画为作春寒出浴图廓然见诗大怒前诗规我又和二首·其二

轻狂举世谁非伪,迟钝知余却甚真。

未把僻怀投俗好,且将狂语博君瞋。

已嗟心折垂垂老,忍看花飞片片春。

满眼闲愁图不得,江南无奈到心频。

(0)

送僧游南岳

古寺閒关聊作招,夏秋归思谩迢迢。

枕中柔橹惊乡梦,门外秦淮涨夜潮。

想见旧房生薜荔,不堪疏雨在芭蕉。

何时却理缘云策,峰顶同谁看石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