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腹有天幸,已及新谷升。
青瑶出爨玉,几席生光明。
执匕不求饱,人起鸡未鸣。
六月不再雨,不裨去年耕。
可爱善卷山,木影如水清。
老人好击壤,老矣击不成。
此腹有天幸,已及新谷升。
青瑶出爨玉,几席生光明。
执匕不求饱,人起鸡未鸣。
六月不再雨,不裨去年耕。
可爱善卷山,木影如水清。
老人好击壤,老矣击不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早晨的景象与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赞美。诗人以“此腹有天幸”开篇,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感恩。接着,“已及新谷升”显示了时序的推进和农事的紧迫性。
“青瑶出爨玉”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晨露珠挂满枝头,如同精美的瑶石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之美。"几席生光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清新带来的光明与希望。
“执匕不求饱,人起鸡未鸣”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诗人提倡在清晨的宁静中享受简单的食物,不追求过多,只愿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六月不再雨,不裨去年耕”则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季节变化和对来年丰收的祈愿,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
“可爱善卷山,木影如水清”中,“可爱”二字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而“木影如水清”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在晨光中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两句“老人好击壤,老矣击不成”,表现了一位老人的勤劳与对土地的执着,以及随着年岁增长而逐渐减弱的体力。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和生命周期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哲思深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