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进阳刚,阳刚乃君子。
万事成于刚,刚德信可美。
浩然不挠屈,此气胡能尔。
所贵强哉矫,中立而不倚。
惟刚或太过,为猛为暴耳。
更复为强梁,岂但虐而已。
忿来不知惩,心火倏然起。
美德转为凶,其咎乃可訾。
此心常戒慎,刚柔自中理。
飘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
刚用孰为先,莫先于胜己。
大易进阳刚,阳刚乃君子。
万事成于刚,刚德信可美。
浩然不挠屈,此气胡能尔。
所贵强哉矫,中立而不倚。
惟刚或太过,为猛为暴耳。
更复为强梁,岂但虐而已。
忿来不知惩,心火倏然起。
美德转为凶,其咎乃可訾。
此心常戒慎,刚柔自中理。
飘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
刚用孰为先,莫先于胜己。
这首诗探讨了“刚”的概念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与影响。开篇即指出“大易进阳刚,阳刚乃君子”,强调刚毅是君子应有的品质,是成就万事的关键。接着,诗人通过“浩然不挠屈”、“中立而不倚”等描述,赞美刚毅之气的坚定与公正。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刚毅过度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惟刚或太过,为猛为暴耳”。这种过度的刚毅可能会演变为暴力与压迫,“更复为强梁,岂但虐而已”。诗人提醒,刚毅若不加以节制,可能会导致内心的愤怒失控,进而转化为凶恶的行为,“忿来不知惩,心火倏然起”。
在此基础上,诗人提出了一种平衡的观点:“此心常戒慎,刚柔自中理。”他提倡在保持刚毅的同时,也要警惕过度,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理智。通过比喻“飘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形象地描绘了从狂躁到平静的心境转变过程。
最后,诗人总结道:“刚用孰为先,莫先于胜己。”强调刚毅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战胜自我,而不是他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入探讨了刚毅的内涵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既赞美了其积极面,也警醒人们避免其消极影响,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哲学思考。
厥初生民,昊天降极。如冰斯寒,如火斯炽。
相协尔居,日用饮食。尔识尔知,莫匪尔德。
物有挠之,遂淫其则。其则不远,民用僣忒。
鸡犬其心,见鹄思射。先民有言,不有博弈。
眇兹寡陋,学也不力。若存或忘,终罔有得。
汨汨厥灵,桑榆日逼。告尔同志,毋忘夕惕。
上帝其临,兢兢翼翼。敬恭尔思,戒尔颇僻。
载锄其骄,灵根其植。涵而泳之,河浸膏泽。
松风吹梦远。记金山焦山,听潮秋晚。
九月江南,挂片帆西上,楚天回雁。
艾叶滩声,流不尽桑田清浅。
即此生绡,前世今生,史材千卷。今又乡城春暖。
怅燕子东风,杂花围县。
谷口王官,赖草堂赀助,故人心眼。
海国风涛,愁秪在玄黄交战。
共尔何年安枕,髯龙翠馆。
疏唇半坼。妆影冰奁,认兰香新谪。
宫黄深染残梦后,谁问琼台消息。
竛竮离佩,倚幽恨、啼绡都湿。
待翠虬冲雪,归时目断,几番烟汐。
辞宸旧事凄迷,记醉舞缃裘,香坠歌席。
湘波暮黯风鬓瘦,羞斗玉奴颜色。
寒泉漫荐,早怨咽、空江瑶瑟。
祗葳蕤、冷抱冰心,可有春人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