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
《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诛茅结屋想前贤,千载遗踪尚宛然。

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

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

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此诗通过描绘自己在茅屋中读书、思考的情景,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诛茅结屋想前贤,千载遗踪尚宛然”,开篇即以“诛茅结屋”这一动作,展现了一种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同时借“想前贤”表达对古代圣贤的追思与敬仰,暗示了诗人对于学问传承的重视。后句“千载遗踪尚宛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精神追求的永恒性,即使时间流逝,前人的智慧与足迹依然清晰可见。

颔联“故作轩窗挹苍翠,要将弦诵答潺湲”,描述了诗人精心布置居所,让轩窗能够吸纳周围的绿色与生机,同时也意味着他希望自己的读书声能够回应自然界的潺潺流水,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景象。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着他对知识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的理解。

颈联“诸郎有志须精学,老子无能但欲眠”,转而关注到年轻一代的学习态度。诗人鼓励年轻人要有志向,勤奋学习,而他自己则表示虽然能力有限,但愿意享受宁静的睡眠,这既是对年轻人的勉励,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

尾联“多少个中名教乐,莫谈空谛莫求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之乐的深刻体会,认为在学问中能找到真正的乐趣,不必去追求虚幻的真理或成仙之道。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哲学的阐述,也反映了宋代士人普遍的学术理想与价值取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朱熹作为一位学者兼诗人的人文情怀与学术追求,既有对自然与学问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夜落无人见,朝看到处新。

非君有分别,力不柰松筠。

(0)

李郭

元礼祸成钩党后,林宗身免闭门时。

死非不智生非怯,同室乡邻各有宜。

(0)

九里

岩穴玲珑几度秋,簪峰高插耸鳌头。

化人旧有阿罗汉,喜客今逢老比丘。

石罅日闻甘露滴,山间时见庆云浮。

灵岩特为南乡设,从此生贤继不休。

(0)

王以道三丧未举

岂无一弓地,载子三世碑。

碑端语云云,碑下冢累累。

白杨秋气深,碧草春露滋。

翻怜会稽山,禹穴不得窥。

(0)

送李能

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归。

晴光阔天宇,羃羃祥烟飞。

旦起修羊酒,来观石麟儿。

刮眼玉骨异,无用金络羁。

长杨献赋去,英誉嵩少低。

俯署神仙听,亲植桃花枝。

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

华堂富花气,春酒歌白眉。

彼美南方秀,移根天之涯。

幽岩蔽嘉卉,芳姿长陆离。

谁如古工师,来采穷民诗。

(0)

寿王提举二首·其二

本来卿伯籍神霄,时与群仙立舜朝。

邂逅吹笙云鹤并,等閒飞舄海天遥。

在公载燕方称寿,厥日惟人只隔宵。

黄阁年年春酒熟,商山皓首却烦招。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