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桐君山》
《过桐君山》全文
元 / 卢琦   形式: 古风

桐山峨峨桐水清,仙人不住芙蓉城。

山头笑指梧桐青,至今山水俱得名。

丹光夜照江水赤,赤浪神鱼夜飞出。

碧桐花下觅神仙,白日山中遇樵牧。

深谷传响山有灵,东山人唤西山应。

渔人误入水帘洞,石雀倒挂丹崖藤。

桐荒路断行人少,石上春风长瑶草。

月暗黄鹤飞渡江,仙人一去梧桐老。

(0)
鉴赏

这首元代卢琦的《过桐君山》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幽静的山水画卷。首句“桐山峨峨桐水清”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桐山的峻峭和溪水的清澈,暗示了仙境般的环境。接下来,“仙人不住芙蓉城”点明此地曾有仙人踪迹,增添了神秘色彩。

“山头笑指梧桐青”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山峰以生命,仿佛在向游人展示其历史与故事。“至今山水俱得名”则强调了桐君山因仙人而流传的名声。后半部分,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如“丹光夜照江水赤”、“赤浪神鱼夜飞出”,增添了神秘的夜间景象。

“碧桐花下觅神仙”和“白日山中遇樵牧”则描绘了寻仙访道的场景,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的“深谷传响山有灵”和“东山人唤西山应”则展现了山谷的回声与互动,暗示着山川之灵性。

最后,诗人通过“渔人误入水帘洞”、“石雀倒挂丹崖藤”等细节,描绘了探险者的惊奇与奇遇,以及“桐荒路断行人少”、“月暗黄鹤飞渡江”的寂寥与仙踪难觅。整首诗以桐君山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作者介绍

卢琦
朝代:元   字:希韩   号:立斋   籍贯:惠州

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猜你喜欢

题吴江三高堂陆鲁望

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小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蹈破五湖光底天。

(0)

题峡江谭温父咏齐

渔郎载我下峡水,夜寻故人有谭子。
柴门竹屋断崖底,艮齐手题咏斋字。
巴丘花草一番新,玉笥峰头月半轮。
如今政是暮春者,三叹春风舞雩下。

(0)

题星子悬黄宰世高问政堂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0)

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
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
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锺作天一泓水行。
到此欲小憩,後水忽至前水惊。
分清裂白两泒出,跳珠跃雪双龙争。
不知落处深几许,千丈井底碎玉声。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
酿泉为酒不用麴,春风吹作蒲萄绿。
醉写泉声入枯木,何处更寻响泉曲。

(0)

题盱眙军玻璃泉

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熔出玻璃开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
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
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

(0)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竹隐

大隐隐於酒,小隐隐於竹。
何不呼麴生,来同此君宿。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