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手中钵,掷向最高峰。
径度虚空上,难寻变化踪。
锡飞曾近鹤,剑跃或成龙。
搔首不可见,烟霞千万重。
神僧手中钵,掷向最高峰。
径度虚空上,难寻变化踪。
锡飞曾近鹤,剑跃或成龙。
搔首不可见,烟霞千万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神僧的神奇举动和超凡能力。"神僧手中钵"开篇点出神秘人物,"掷向最高峰"展现了僧人掷出法器的壮举,暗示佛法无边,超越世俗。"径度虚空上"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神通,他能穿越虚无,难以捉摸其踪迹。
"锡飞曾近鹤,剑跃或成龙"这两句通过想象,描绘了僧人法力的非凡,锡杖化作飞鸟接近仙鹤,宝剑腾跃似要成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僧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及他与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两句"搔首不可见,烟霞千万重"以景结情,表达诗人对神僧踪影的追寻无果,只见烟霞重重,隐没于山间,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与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掷钵峰的故事,赞美了僧人的修行境界和佛法的玄妙,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崇尚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贤者傥畏死,世论终不公。
古若不置死,何藉诛妖凶。
荆舒底奸鬼。
庙食丘轲同。
举世知其非,嗫嚅不敢攻。
著书斥日录,独一陈了翁。
祸至裂宇宙,板荡中原空。
笔削讨厥罪,乃在乾淳中。
我读四朝史,方知天听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