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归。
晴光阔天宇,羃羃祥烟飞。
旦起修羊酒,来观石麟儿。
刮眼玉骨异,无用金络羁。
长杨献赋去,英誉嵩少低。
俯署神仙听,亲植桃花枝。
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
华堂富花气,春酒歌白眉。
彼美南方秀,移根天之涯。
幽岩蔽嘉卉,芳姿长陆离。
谁如古工师,来采穷民诗。
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归。
晴光阔天宇,羃羃祥烟飞。
旦起修羊酒,来观石麟儿。
刮眼玉骨异,无用金络羁。
长杨献赋去,英誉嵩少低。
俯署神仙听,亲植桃花枝。
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
华堂富花气,春酒歌白眉。
彼美南方秀,移根天之涯。
幽岩蔽嘉卉,芳姿长陆离。
谁如古工师,来采穷民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仙境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交游。开篇“撷蕙仙人洲,日下舞雩归”两句,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仙界风光图,仙人洲上,日暮时分,细雨纷飞,如同仙女舞蹈归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晴光阔天宇,羃羃祥烟飞”接着描绘了晴朗天空和祥瑞之气的流动,这些景象在古代文人笔下往往与吉庆、祯福联系在一起,增添了一层喜悦和神圣的氛围。
“旦起修羊酒,来观石麟儿”则是诗人日常生活的一幕,清晨起来准备美酒,与友人一同去观赏石像中呈现的祥瑞之兽——麟,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闲适自在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刮眼玉骨异,无用金络羁”两句中,“刮眼玉骨异”形容诗人或友人的眼神清澈如玉骨,而“无用金络羁”则表明对于世俗的华丽装饰,诗人并不在意,这反映了诗人超脱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接下来的“长杨献赋去,英誉嵩少低”中,“长杨献赋”可能是指诗人的友人或门生向诗人展示自己的文采,而“英誉嵩少低”则是在赞美诗人的才华和地位,虽然不如嵩山之高,但其英气和声望依旧令人敬佩。
“俯署神仙听,亲植桃花枝”两句中,“俯署神仙听”形容诗人在自然界中与神仙相通,而“亲植桃花枝”则是诗人亲手栽种桃花,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走马秦树侧,濯缨锦江湄”两句描绘了一幅行走于秦岭旁、马蹄轻踏古道,而衣带随风飘扬的画面,这里的“濯缨”意味着诗人或友人的衣衫在清澈的水中洗涤,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春深小瀛洲,西湖生绿漪”则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小瀛洲上春色浓郁,而西湖之滨,绿波荡漾,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
“华堂富花气,春酒歌白眉”两句中,“华堂富花气”形容厅堂内外充满了鲜花的芬芳,而“春酒歌白眉”则是诗人或友人在春日饮酒,唱和着歌谣,连白发也似乎因此而青春不再。
“彼美南方秀,移根天之涯”两句表达了对南方风光的赞美,以及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如同植物般,在天地之间生根发芽,传播开来。
“幽岩蔽嘉卉,芳姿长陆离”则是在描绘一番幽深山谷中,珍奇花卉隐秘而不露面的景象,而这些美好的东西最终也只能在大自然中远离尘世。
最后,“谁如古工师,来采穷民诗”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赞誉,将其比作古代的能工巧匠,能够发现和采撷平凡百姓中的诗意,这里“穷民诗”可能指的是普通百姓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纯朴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交流,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他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
星出方问宿,睡眼始朦胧。
天光见地色,上路车幢幢。
时物既老大,众山何枯空。
青冥见古柏,寥朗闻疏鸿。
独步天地间,无因为君忠。
白毛寻人忧,生此头发中。
跃马非壮岁,报恩无高功。
斯言化为火,日夜焚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