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贯休》
《寄贯休》全文
唐 / 裴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忆昔与吾师,山中静论时。

总无方是法,难得始为诗。

冻犬眠乾叶,饥禽啄病梨。

他年白莲社,犹许重相期。

(0)
翻译
回忆起当年与我的老师,我们在山中静静讨论的时光。
总是找不到固定的法则,开始创作诗歌更是难能可贵。
寒冷的狗在干枯的树叶上沉睡,饥饿的鸟儿啄食着生病的梨。
将来有一天,白莲社聚会,还希望能再次相聚。
注释
昔:过去。
吾师:我的老师。
静论:静静地讨论。
方是法:固定的法则。
始为诗:开始写诗。
冻犬:寒冷的狗。
乾叶:干枯的树叶。
饥禽:饥饿的鸟儿。
病梨:生病的梨。
他年:将来。
白莲社:一个文学或宗教社团。
重相期:再次相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其师在山中静谧的环境里探讨禅法的情景。开篇“忆昔与吾师,山中静论时”两句,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曾经与师傅共同度过的那些安静议论时光的怀念之情。

“总无方是法,难得始为诗。”这两句话展示了禅宗强调的无为自然和即事即道的特点。这里的“总无方”意味着没有固定的方法或规矩,而“是法”则指向一种超越形式的真理。后半句“难得始为诗”表明这种深奥的禅理难以用诗来表达,但诗人仍尝试以诗歌的形式捕捉这一瞬间的悟性。

接下来的两句话“冻犬眠乾叶,饥禽啄病梨。”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冬日山中萧瑟的景象。冻犬蜷缩在干枯的树叶之下入睡,饥饿的小鸟啄食已然失去滋味的病态果实。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最后两句“他年白莲社,犹许重相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重逢旧友的期待。这里的“白莲社”很可能是指一种由文人雅士组成的聚会,成员之间以品格高尚、情谊深厚为纽带。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和禅理探讨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与自在之境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裴说
朝代:唐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猜你喜欢

淮西何总卿

频年增灶起边兵,给饷谁先足万营。

凡有求焉皆越从,不言功者尚为卿。

朝家岂是无公议,督府如何不动情。

我为笺天天已许,且将勋业换长生。

(0)

挽黄思梅

梦回残月堕觚棱,归棹沧浪自濯缨。

城郭重来嗟隔世,江山如画忆初盟。

当年阮瑀谁争长,千载相如凛若生。

空复满襟馀老泪,临风三叫为君倾。

(0)

郊行遇乡人

乱后江滨路,跫然客里声。

依稀认维梓,邂逅共班荆。

邑里今安否,亲交半死生。

松楸十年泪,和酒对君倾。

(0)

和韵归赵宗圣诗卷

宇宙诗愁海未深,有情何必句铿金。

蹇驴桥上长寒眼,短笠山头独苦心。

千载暗中扪沈谢,几人灰里拨何阴。

濯缨自取沧浪去,好在三闾泽畔吟。

(0)

江头閒行送去客

正有寻梅约,今朝此见梅。

小停剡溪棹,更尽渭城杯。

人物良堪惜,山川会复来。

前村风雪夜,归意莫生埃。

(0)

题梅坛毛庆甫道士云悦楼

白衣苍狗无情物,翻手悲欢变古今。

输与道人长快活,看渠起灭不关心。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