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卿伯籍神霄,时与群仙立舜朝。
邂逅吹笙云鹤并,等閒飞舄海天遥。
在公载燕方称寿,厥日惟人只隔宵。
黄阁年年春酒熟,商山皓首却烦招。
本来卿伯籍神霄,时与群仙立舜朝。
邂逅吹笙云鹤并,等閒飞舄海天遥。
在公载燕方称寿,厥日惟人只隔宵。
黄阁年年春酒熟,商山皓首却烦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寿王提举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和祝愿之作,通过描绘仙境与神仙相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寿王的敬仰及长寿的美好祝愿。
“本来卿伯籍神霄,时与群仙立舜朝。”这里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卿伯”指代寿王,"籍神霄"则形容其高贵非凡,仿佛与古代圣君舜同在。“时与群仙立舜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圣与不朽的感觉,表明诗人将寿王置于一个由众多神仙共处的理想时代。
“邂逅吹笙云鹤并,等閒飞舄海天遥。”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情景。“邂逅”意指偶遇,“吹笙”则是仙境的常见乐器,"云鹤并"则形容仙人与仙鹤共在一处,共同享受这份超凡之乐。"等閒飞舄海天遥"中的“等閒”指的是平和、自如的状态,“飞舄”是仙人的乘具,“海天遥”则形容广阔无垠的仙境。
“在公载燕方称寿,厥日惟人只隔宵。”这里诗人转向对寿王的直接颂扬。"在公"指代寿王,"载燕方称寿"则表达了寿王被人们尊崇和祝愿长寿的场景。“厥日”即“其日”,“惟人只隔宵”则意味着人们对于寿王的敬仰与祝福,如同夜晚的星辰一般近在咫尺。
最后两句,“黄阁年年春酒熟,商山皓首却烦招。”"黄阁年年春酒熟"形容每年春天都有美酒可饮,这里的“黄阁”可能指代寿王所居之地或是某种象征意义的场所。"商山皓首却烦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寿王长生不老,头发如新而不显苍老的美好祝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与神仙相会的描绘,以及对寿王的直接颂扬和长寿祝愿,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主题。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