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小立影徘徊,风解吹裙百摺开。
已有泪光同白露,不须明月上衣来。
花前小立影徘徊,风解吹裙百摺开。
已有泪光同白露,不须明月上衣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花前伫立,其身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哀愁。首句“花前小立影徘徊”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女子轻盈的身影在花丛中缓缓移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风解吹裙百摺开”,生动地描绘了微风吹动女子裙摆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复杂。
后两句“已有泪光同白露,不须明月上衣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世界。泪光与白露相映成趣,象征着女子眼中的泪水如同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透露出她内心的悲伤与脆弱。同时,诗人巧妙地将“明月上衣来”这一想象中的景象与现实中的泪光相对比,强调了女子情感的纯粹与真实,无需外在的装饰或照耀,她的情感就已经足够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细腻。
骐骥马不试,婆娑槽枥间。
壮士志未伸,坎轲多辛酸。
伊挚为媵臣,吕望身操竿。
夷吾困商贩,宁戚对牛叹。
食其处监门,淮阴饥不餐。
卖臣老负薪,妻畔呼不还。
释之宦十年,位不增故官。
才非八子伦,而与齐其患。
无知不在此,袁盎未有言。
被此笃病久,荣卫动不安。
闻有韩众药,信来给一丸。
淡妆浓抹。甚瘦琼尚带,一痕残雪。
浅薄东风,却恐铅华易衰歇。
珍重芳心未变,千里梦、故人轻别。
看冻雨、洒遍胭脂,清韵更愁绝。炉爇。火初活。
荡玉女酒魂,沁入花骨,海珊夜折。
笑嚼流霞弄明月。
歌罢双声绛树,骑紫凤归来瑶阙。
漫寂寞、空自赋、广平冷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