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八》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八》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湖面初惊片片飞,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会得春风意,怕见梅黄雨细时。

(0)
注释
湖面:水面。
初惊:初次惊讶。
片片飞:花瓣飘落。
樽前:酒杯前。
吹折:被风吹落。
最繁枝:最多枝头。
何人:谁。
会得:理解。
春风意:春风的意味。
怕见:害怕看到。
梅黄雨细时:梅雨时节,黄梅细雨。
翻译
湖面上忽然看见一片片花瓣飘飞,酒杯前梅花被风吹落最多枝头。
又有谁能理解这春风的意味呢,只因害怕见到那梅雨时节,黄梅细雨纷飞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面风光图景。"湖面初惊片片飞",形象地表达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状,给人以美丽如画的感觉。"樽前吹折最繁枝"则是诗人细腻地描写了春风轻拂下的梅枝,在酒樽之前似乎更显得繁茂。这里的“吹折”既可以理解为春风轻轻摇动梅枝,也隐含了诗人对梅花的欣赏,仿佛在赞美梅花的坚韧不拔。

"何人会得春风意"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和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春风,是万物复苏的象征,它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给人以无限遐想。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探寻,谁能真正理解春风所蕴含的美好与哲理。

"怕见梅黄雨细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可能被细雨打湿而失去色彩的担忧。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事物脆弱性的感慨,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的珍惜和不舍。细雨中的梅黄,虽然也是春天的一种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有些许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湖面、梅花和春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审美观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挽吕东莱先生·其三

天意高难问,胡为夺巨贤。

后生安取正,圣道不容传。

感意悲风木,伤心惨暮烟。

翩翩丹旐去,徒有泪潸然。

(0)

句·其二十四

止水不留前世景,夕阳空照古人心。

(0)

句·其一二○

梨园曲谱韶音秘,响入马嵬花委地。

开元不再宫不花,天街草绿西风起。

(0)

句·其四十四

弦管入春波面醉,云天开镜画中行。

(0)

寄题郭侯至喜堂

岷江西来会众水,峡束奔湍吁可畏。

长年三老更相贺,舟到夷陵若平地。

宁知市朝车马尘,仕路风波尤畏人。

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滪瞿唐何足云。

祇今四海滔滔是,未省几人知此理。

君侯不与世沉浮,家有新堂名至喜。

武昌重镇居上游,云屯禁旅皆貔貅。

君侯智略谁与俦,天子久宽西顾忧。

令严将士无骄色,玉帐昼閒人语寂。

中斋一榻净无尘,自炷炉香读周易。

有时领客尊酒同,雅歌投壶双颊红。

门前官柳摇春风,想应目送天边鸿。

狐兔中原须尽扫,功成身退天之道。

角巾归路飏轻舟,童仆欢迎人未老。

(0)

闻鹁鸪

阴云欲暗江头树,屋角先闻鹁鸪语。

潇潇渐作打窗声,谁道巢居不知雨。

雨晴唤妇却同飞,须知此物心无机。

岂比人间情义变,衔冤誓死不相见。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