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园景虚旷,满林疏玉齐。
旭日散馀彩,凉飙动凄凄。
晴影布地密,翠色含烟迷。
凡禽不敢下,祥凤何当栖。
遥遥九疑山,极目青天低。
淇园景虚旷,满林疏玉齐。
旭日散馀彩,凉飙动凄凄。
晴影布地密,翠色含烟迷。
凡禽不敢下,祥凤何当栖。
遥遥九疑山,极目青天低。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墨竹四首(其三)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竹林画面。"淇园景虚旷"开篇点出环境的开阔与宁静,"满林疏玉齐"则以比喻手法形容竹子修长挺拔,如稀疏的美玉排列有序。"旭日散馀彩"展示了朝阳余晖洒在竹林上的绚丽景象,"凉飙动凄凄"则带出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
接下来的诗句"晴影布地密,翠色含烟迷"进一步描绘了竹林在阳光下的翠绿之色,以及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神秘感。"凡禽不敢下,祥凤何当栖"通过写普通鸟儿不敢轻易靠近,暗示了竹林的高洁和祥瑞,期待着吉祥之凤能在此安家。
最后两句"遥遥九疑山,极目青天低"以远处的九疑山为背景,展现出诗人远眺的视野,青天仿佛因竹林的映衬而显得更低,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静美,寓含了诗人对高雅品格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楚山积阴霖,百谷盛号怒。
虎豹亡其曹,蛟龙失所据。
势排苍崖列,力与巨石注。
顷刻浮青天,微茫浸高树。
兹城依平原,自古北悬瓠。
垫溢安敢辞,漂浮实所惧。
禹功不可及,河伯欲谁恶。
宁以蛙龟欢,姑为下民蠹。
筑防力不足,疏泻志犹慕。
安得鞭冯蠵,从兹万里骛。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却念殊方月,能鸣已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