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金陵陈时举宅画壁》
《题金陵陈时举宅画壁》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双松岁寒姿,卷石太古色。

我昔山中游,憩此松下石。

松花雪霏霏,松叶风瑟瑟。

安知此清景,相对复今日。

撑空两髯龙,还在书中室。

主人罢鸣琴,宴坐室生白。

客来苦炎热,倚树欲挂帻。

不闻天籁鸣,但见空翠滴。

烦襟顿如洗,林壑幽兴适。

经月数相过,明朝有行役。

黄埃赤日中,令人转相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金陵陈时举宅内画壁上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诗中以“双松”开篇,通过“岁寒姿”和“太古色”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历经沧桑的形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

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昔日游山时,在这松下的石上休憩的情景,通过“松花雪霏霏”和“松叶风瑟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自然氛围。诗人感叹于这种清雅之景的永恒不变,仿佛昨日重现于今日。

进一步,诗中将“松”比作“两髯龙”,生动地描绘了松树的形态与生命力,同时也暗喻了画作中的松树如同活物一般,存在于书斋之中。此时,主人“罢鸣琴”,选择“宴坐”,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

当客人来访,面对炎炎夏日,倚树欲挂帻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止于此,他借“天籁”与“空翠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洗涤,仿佛尘世的烦恼在此刻得到了净化。

最后,诗人以“烦襟顿如洗,林壑幽兴适”总结了这次心灵的洗礼,强调了自然之美对人心灵的抚慰作用。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经月数相过,明朝有行役”,预示着离别即将到来,诗人对未来的行役充满了不舍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岸贫

无能事耕穫,亦不有鸡豚。

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裈。

(0)

又中秋诗·其二

烟清露冷月明中,无古无今此夕同。

大地山河归影里,白银宫阙上天东。

人情可是随时别,酒盏真堪对影空。

来岁相逢应更好,丹梯高处独乘风。

(0)

次韵孔宪蓬莱阁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

遥思坐上游观远,愈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

(0)

云月

朝看南山云,暮看西山月。

云物时有无,月魄递盈阙。

月明云昭章,云散月奇绝。

屈伸至理中,莫道吾生拙。

(0)

寒食郊行书事二首·其二

陇麦欣欣绿,山桃寂寂红。

帆边渔蕝浪,木末酒旗风。

信步随芳草,迷途问小童。

赏心添脚力,呼渡过溪东。

(0)

小筑

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

朝钟暮鼓在何许,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堂中老人白须鬓,手扶藤杖垂九龄。

客来不语坐至夕,往者绝物今忘形。

墙隅老鸡新树栅,长号催上东方星。

老人亦起穿两屦,岩泉漱齿读黄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