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薄易黄昏。众星檐际繁。好山河、生怕墓蟆吞。
七宝催修成也未,一年事,彀销魂。秋色正平分。
天风吹海云。甚仙人、擎出金盆。
只要高寒挨得过,怎秋月,不如春。
丛薄易黄昏。众星檐际繁。好山河、生怕墓蟆吞。
七宝催修成也未,一年事,彀销魂。秋色正平分。
天风吹海云。甚仙人、擎出金盆。
只要高寒挨得过,怎秋月,不如春。
这首《南楼令·中秋莹园待月》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词人陈宝琛的作品。词中以中秋赏月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江山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上片“丛薄易黄昏,众星檐际繁”描绘了傍晚时分,丛丛草木间暮色渐浓,屋檐下星星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好山河、生怕墓蟆吞”暗寓时光匆匆,担心美景被岁月侵蚀,流露出词人对江山永驻的渴望。
下片“七宝催修成也未,一年事,彀销魂”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岁月如梭的无奈,感叹即使有七宝也无法留住时光,一年之事已让人心力交瘁。“秋色正平分。天风吹海云”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景色,天风轻拂,海云翻滚,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最后三句“甚仙人、擎出金盆。只要高寒挨得过,怎秋月,不如春”,词人想象仙人拿出金盆盛月,寓意试图挽留中秋的美好。然而,他更明白只有熬过严寒,才能期待春天的到来,暗示人生需坚韧面对,期待未来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怀,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词人的哲思和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