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
朝钟暮鼓在何许,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堂中老人白须鬓,手扶藤杖垂九龄。
客来不语坐至夕,往者绝物今忘形。
墙隅老鸡新树栅,长号催上东方星。
老人亦起穿两屦,岩泉漱齿读黄庭。
西郊小筑临烟汀,南山秀色入窗棂。
朝钟暮鼓在何许,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
堂中老人白须鬓,手扶藤杖垂九龄。
客来不语坐至夕,往者绝物今忘形。
墙隅老鸡新树栅,长号催上东方星。
老人亦起穿两屦,岩泉漱齿读黄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陆游在西郊的小筑中,居所临近烟波浩渺的汀洲,南山的秀美景色映入窗棂,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他提及早晚钟鼓声,暗示此处曾是历史名胜兰亭,增添了文化气息。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老人,白发苍苍,手握藤杖,已垂垂老矣,但心境淡泊,与世无争。他静静地迎接客人,直到傍晚,对过去的繁华不再执着,达到了忘我之境。小筑周围,老鸡报晓,新树环绕,时间仿佛在自然的节奏中缓缓流淌。
夜幕降临,老人起身,轻步穿过门槛,来到岩泉边漱口,然后诵读经典《黄庭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趣。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场景,流露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断香袅袅傍窗纱,睡起瞢腾日未斜。
堪叹一春风雨恶,今年四月见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