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烛龙歌即事呈谢叶台翁师相》
《烛龙歌即事呈谢叶台翁师相》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烛龙扬辉三万里,清光上映天河水。

幽崖毫发尽分明,遍照闾阎无彼此。

此烛本是台星精,时当有道泰阶平。

天子居宸运斗柄,玉烛均调万化成。

有时化作剑光紫,气射斗牛难逼迩。

忽悬秘阁灼青藜,更与文人校书史。

书史千年杳莫寻,师相曾研万古心。

玉衡四转提常正,水镜平涵江汉深。

即今入践微垣侧,一片丹心扶帝极。

清影能添日月光,馀辉尚结云霞色。

道经沛郡昴星浮,萧相当年辅赤刘。

天垂五老扶皇业,霸术看同爝火流。

此时上将开营待,列炬华筵吐精彩。

万柝应知野燧消,一弯尚藉天灯在。

宴罢仙槎且复乘,沿河星斗辉相凌。

岂知滕阁迟王勃,更有龙门御李膺。

夜深剪烛延清话,香蜡频销未忍谢。

撤送座上双短檠,一路流光欢见借。

深院金莲不敢知,凿壁今资鼎说诗。

大臣自受朝阳宠,贫女亦邀邻屋私。

烨烨宵行同熠耀,昆璧不鄙微珠照。

自思献曝本怀诚,岂患扪烛徒博笑。

长夜迷冥何所之,斗杓仰视四方知。

大明曦御看初起,浴日神功在我师。

(0)
鉴赏

这首诗以“烛龙”为题,描绘了烛龙的光辉照亮天地,映照人间,象征着光明与正义。诗人通过烛龙的形象,表达了对道德与治理的赞美,以及对贤臣良相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台星精”、“斗柄”、“玉烛”、“剑光紫”、“秘阁”、“文人”、“书史”等,展现了古代文化与哲学的深厚底蕴。

诗的开头以“烛龙扬辉三万里,清光上映天河水”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烛龙光芒的广阔与清澈,如同天河水般映照万物。接着,“幽崖毫发尽分明,遍照闾阎无彼此”,进一步强调了烛龙光的普照无遗,不分远近,不分贵贱,体现了公平与普遍性的理念。

“此烛本是台星精,时当有道泰阶平”则暗示了烛龙光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光辉,更是道德与治理的理想状态的体现。接下来的几句“天子居宸运斗柄,玉烛均调万化成”表达了对君主正确治理的期待,认为只有君主遵循天道,才能使国家安定,社会和谐。

诗中还提到烛龙光有时会化作剑光,射向斗牛星,这不仅象征着力量与勇气,也寓意着正义与真理的追求。同时,烛龙光有时会被用于神秘的场合,如“忽悬秘阁灼青藜,更与文人校书史”,显示出其在文化和知识传承中的重要角色。

最后,诗中提到烛龙光能够增添日月之光,结成云霞之色,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通过这些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烛龙光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和道德风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夜起·其一

手拓筹边楼四隅,黄花岭接小单于。

苍烟不动乱山睡,看仄一丸秦月孤。

(0)

太白楼

贾生夭折平子愁,云龙上下安可求。

《离骚》一卷付流水,眼底突兀维高楼。

楼头黄鹤飞不去,云是太白曾游处。

万岁千秋身后名,朱甍碧瓦城边路。

玉京群帝朝玄都,呼吸沆瀣餐醍醐。

鸾皇不屑受控驭,一笑撒手浮江湖。

开宝中年富文藻,奇才肯放东山老。

凌云一赋沈香亭,太息知卿恨不早。

长安市上无地眠,华阴道中催吟鞭。

快携谢眺惊人句,茫茫四顾投云天。

九关虎豹耽耽视,不见灵妃启玉齿。

常教纪瘦怨黄泉,无复汪伦照潭水。

解衣归卧徂徕阴,竹溪日暮寒烟沈。

掉头有约迟巢父,拘膝无聊弄伯禽。

贺监平生最萧瑟,白首金闺情乍昵。

鉴湖一曲沙棠舟,越女三年留不得。

风尘满目忽相逢,别有伤心感慨同。

十千沽取兰陵酒,黄垆小饮愁匆匆。

兴酣拔剑忘今古,沧洲五岳低樽俎。

粟飞鬼哭啼夜乌,石破天惊散秋雨。

浮云苍狗叹纷更,河北无端鼓角鸣。

蜀道古曾哀望帝,夜郎天遣戍长庚。

文章浩气西风劲,壮士悲歌掩明镜。

知己何似汾阳王,故人赖有当涂令。

落尽杨花放白鹇,扁舟姑孰又生还。

青山枯骨犹余恋,金粟前身若等闲。

蓬莱三度成清浅,法轮留待莲花转。

此楼不共劫灰寒,一任云烟自舒卷。

当时谁识谪仙人,遗迹空扬陌上尘。

间杀看花憔悴客,十年人海尚迷津。

(0)

自新塘至伍浦溪行杂诗·其二

瓜花黄无端,被此一川绿。

晨凉把竿好,闲坐此溪曲。

人家隔坡水,路暗通石谷。

日午携榼来,人声出山腹。

(0)

送秋塍暂往保定即返秀水

王郎王郎大磊落。才名二十载,不免尚飘泊。

平生性命为友朋,缓急至今谁可托。

众中遇我更不疑,一见高呼动魂魄。

王郎听我语,足以慰尔饥。

择交定交始,乃克全交期。

苟未保厥终,不如不相知。

当时颜苦瘦,今已面有髭。

髭鬑鬑,发短短,嵇非懒兮阮非诞。

君曰悲乎,岂在饱暖。不封不树,盖不敢缓。

以此感激,卑官不辞。孝子之志,谁当谅之。

嗟君勿戚贫而病,我亦年来知定命。

母殡松楸系梦思,严君万里违温凊。

君由保州去,南抵长水塘。行将告我友。

我友钱与杨,高堂白发各相守,何事遨游离故乡。

(0)

得张庐峰消息

胥江一棹暮云疏,心似蛩蛩失駏驉。

正苦春愁难自遣,海风吹到故人书。

(0)

寄洞霄宫羽士

忆探西溪梅,曾饮余杭酒。

白鹿天半鸣,今复为谁有。

我归老母旁,此乐胜丹房。

东园桃已熟,齿落犹能尝。

岂必王母遗,聊可佐壶觞。

风吹白云来,时带溪花香。

庭前长瑶草,呼儿饭牛羊。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