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探西溪梅,曾饮余杭酒。
白鹿天半鸣,今复为谁有。
我归老母旁,此乐胜丹房。
东园桃已熟,齿落犹能尝。
岂必王母遗,聊可佐壶觞。
风吹白云来,时带溪花香。
庭前长瑶草,呼儿饭牛羊。
忆探西溪梅,曾饮余杭酒。
白鹿天半鸣,今复为谁有。
我归老母旁,此乐胜丹房。
东园桃已熟,齿落犹能尝。
岂必王母遗,聊可佐壶觞。
风吹白云来,时带溪花香。
庭前长瑶草,呼儿饭牛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大樽的《寄洞霄宫羽士》,表达了对往昔在西溪赏梅品酒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故乡亲情的珍视。诗人怀念曾在余杭畅饮的日子,感叹白鹿仙踪已逝,而回归田园生活的乐趣更胜过仙境。他享受着东园成熟的桃子,即使年事已高也能品味,认为这种平凡的快乐不亚于神仙赐予的丹药。他还提到,即使没有王母的仙果,简单的风中溪花香和庭前瑶草,也足以助兴饮酒。最后,诗人描绘了风吹白云、花香四溢的场景,以及庭前喂养牛羊的生活画面,流露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深深喜爱。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田园诗意。
南登国士桥,乃得豫子碑。
豫子报智瑶,因难始见奇。
身死匪立名,志各有所为。
愧彼怀贰心,万苦安足辞。
佳哉赵襄子,意实终始之。
剑击号者三,壮士俱扬眉。
精诚感冥默,衣血为淋漓。
忠臣值贤主,名义两不亏。
吾嗤马子长,刺客相等夷。
斯人今则亡,事与皦日垂。
酹酒欲凭吊,乘传方飙驰。
桥边呜咽水,千载流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