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陈去非九日诗》
《读陈去非九日诗》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

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

(0)
翻译
我记得那甲辰年的重阳节,宣和的遗恨又经历了多少个秋天。
当年蒋陵(指南宋皇陵)依旧坐落在西风中,每当菊花开放,就增添一份哀愁。
注释
甲辰:指宋朝的一个年份。
重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宣和: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
遗恨:遗留的遗憾或悲痛之事。
蒋陵:指南宋帝陵,这里可能特指南宋第一位皇帝赵构的永宁陵。
西风:秋季的西北风。
一度:一次,每一年。
黄花:菊花,古代常以菊花象征秋天和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宋时期的词人仇远所作,名为《读陈去非九日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忆得甲辰重九日”,这里“甲辰”是指某一年份的重阳节,“重九日”即农历九月初九,也称为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古人有登高望远、赏菊吃糕等习俗,以寄托哀思。诗人通过提及具体的时间节点,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淡忧伤。

“宣和遗恨几番秋”,“宣和”指的是北宋末年徽宗的年号,这里用来隐喻朝代更迭,时光飞逝。诗人提到“遗恨”,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留恋与不舍。"几番秋"则是说岁月在不断流转,每个秋天都让人生出无限感慨。

“蒋陵依旧西风在”,“蒋陵”可能指的是某地名,也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有特殊记忆的地方。这句话表明,虽然时间过去了,但那个地方依然如故,只是那带着凉意的秋风还在吹拂,让人不由得生出无限思索。

“一度黄花一度愁”,这里所指的是菊花,它与重阳节有很深的关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代表坚韧和高洁。诗人通过对黄花的描写,将自己的哀愁巧妙地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重九日为背景,通过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以及个人情感流失的复杂情绪。其语言质朴自然,但蕴含深意,表现出诗人在面对时间洪流中的沉思和哀愁。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贺广州冯使君二首·其二

南北犹悭相见缘,仁声先自异方传。

棠阴未剪灵山下,骥足曾开禹穴前。

莘野有勋仍相陟,韦侯世守亦承贤。

今时盛事宁殊古,白首宁忘野史编。

(0)

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其二

少小师前修,安能事一室。

老为妻子累,艰难结蓬荜。

十年迁播数易居,匪自求之天我兀。

谁怜鸠拙不能巢,只闻兔狡存三窟。

(0)

移家西归留别湛克正克茂外弟兼柬同人二首·其二

四十无成客此都,将归何以答揶揄。

添来垒垒两坟上,携去双双众小雏。

南岭溪山清绝地,东江舟楫坦然途。

春来省墓兼童稚,千载过从定不诬。

(0)

答任五陵

城阙东西路,相寻不惮劳。

肝肠违世古,诗卷与人高。

玉纸裁轻扇,银钩落细毫。

经年无以报,空自愧投桃。

(0)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其一正月歌

野雪犹未开,水边与林上,次第送青来。

折杨柳,不知思已深,只讶春何久。

(0)

东山寺

散步东山寺,飘飘欲御风。

神閒千偈觉,心静万缘空。

涧水窥潜鲤,天涯没远鸿。

悠然何所寄,乐在忘言中。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