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读书擢科第,共睹词华艳云绮。
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
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
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
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
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
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
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
盛年读书擢科第,共睹词华艳云绮。
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
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
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
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
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
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
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
此诗《送李昌祺》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描绘了李昌祺盛年求学、步入仕途的历程以及归家省亲的温馨场景。
首句“盛年读书擢科第”,点出李昌祺正值壮年,通过勤奋学习,考取功名,踏入官场。接着“共睹词华艳云绮”赞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如同云霞般绚烂。随后“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描述他步入翰林院,与群英并肩,专心研习历史文献。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两句,表达了李昌祺因公务繁忙,远离家乡五年之久,心中常挂念父母,梦回故乡的情景。紧接着“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写他终于得到皇帝特许,得以回家探亲。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描绘了他离开京城,乘船前往家乡的场景。接下来“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描绘了清晨江面的景象和北风的凛冽,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预示着李昌祺将在二月回到家中,家人将为他的归来感到喜悦。最后“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表达了他将用官俸钱为家人购置礼物,与亲友团聚的喜悦,同时强调孝亲尊君的重要性,对皇恩的感激,并提醒自己尽快完成公务,返回家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昌祺从求学、入仕到归家省亲的过程,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
弱龄好经籍,披卷即怡然。
覃精四十载,驰骋数千言。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鲁史君臣道,姬书日月悬。
从师改炎燠,负笈遍山川。
上异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荣拾青紫,名价接通贤。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
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晚怀重虚旷,养志息雕镌。
登高惭思拙,匠物谢情妍。
不慕张平子,宁希王仲宣。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循循劳善诱,轧轧思微牵。
琢磨才既竭,钻仰德弥坚。
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
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
更执抠衣礼,仍开函丈筵。
雾披槐市蔼,水静璧池圆。
愿逐从风叶,飞舞翰林前。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唐·崔日知】弱龄好经籍,披卷即怡然。覃精四十载,驰骋数千言。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鲁史君臣道,姬书日月悬。从师改炎燠,负笈遍山川。上异西河夏,中非北海玄。光荣拾青紫,名价接通贤。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晚怀重虚旷,养志息雕镌。登高惭思拙,匠物谢情妍。不慕张平子,宁希王仲宣。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循循劳善诱,轧轧思微牵。琢磨才既竭,钻仰德弥坚。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更执抠衣礼,仍开函丈筵。雾披槐市蔼,水静璧池圆。愿逐从风叶,飞舞翰林前。
https://shici.929r.com/shici/CD1tGMRy2.html
当年贵得意,文字各争名。
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
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直矜鹦鹉赋,不贵芳桂枝。
少俊蔡邕许,长鸣唐举知。
梁城下熊轼,朱戟何炜耀。
才子欲归宁,棠花已含笑。
高门知庆大,子孝觉亲荣。
独揽还珠美,宁唯问绢情。
离筵不尽醉,掺袂一何早。
马蹄西别轻,树色东看好。
行尘忽不见,惆怅青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