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岭幽居好,疏谈向夜分。
剑明疑有月,香细欲生云。
新酝皆松术,清娱有典坟。
湘帘池上动,苦露湿行裙。
半岭幽居好,疏谈向夜分。
剑明疑有月,香细欲生云。
新酝皆松术,清娱有典坟。
湘帘池上动,苦露湿行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半山腰的静谧居所中度过夜晚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句“半岭幽居好”,直接点明了隐居之所的位置与环境之幽美。接着,“疏谈向夜分”则描绘了夜晚来临后,与友人闲谈的场景,气氛显得格外轻松自在。
“剑明疑有月,香细欲生云”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剑光比作月光,香气比作云雾,不仅展现了隐居之地的清幽,也暗示了主人高洁的品性。接下来,“新酝皆松术,清娱有典坟”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通过品尝新酿的酒(可能含有松树或草药成分)和阅读经典书籍来寻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最后,“湘帘池上动,苦露湿行裙”描绘了户外的景象,湘帘随风轻摆,池水波光粼粼,露水沾湿了行走的裙摆,这一系列画面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
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
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
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
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淡墨题名二十年,一官独自拥寒毡。
居然国子先生馆,三五魁躔拜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