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全文
唐 / 李谅   形式: 排律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

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

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0)
翻译
官员庆祝回归故乡,清晨忧虑着整齐穿戴官服。
任职以来三百六十天,深知四十九年的官场并非易事。
为官虽拙仍尽心尽力,仕途奔波已不再追求功名。
全家生活依靠每月俸禄,心中只怀念故乡的薇草。
老朋友相聚近在咫尺,但宴饮欢聚已少了许多。
书信往来常带欢声笑语,诗文传递温暖的光芒。
厌倦了繁琐的文书工作,初次乘船出行,仪仗繁多。
今日心境如何难以预料,恐怕与隐居的生活大相径庭。
注释
称庆:庆祝。
还乡:回归故乡。
俨:整齐。
首开:开始。
三百六旬日:任职满一年。
新知:深知。
补拙:弥补不足。
游宦:仕途奔波。
故山薇:故乡的薇草,象征隐居生活。
邂逅:偶然相遇。
封疆:管辖区域。
篇章:诗文。
光辉:光芒。
丝纶:文书。
分符竹:文书工作。
舟楫:乘船出行。
羽旗:仪仗。
幽人:隐士。
违:违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谅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慨。首句“称庆还乡郡吏归”表明一位官员返回家乡,带着喜悦的心情;“端忧明发俨朝衣”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严肃的早晨装扮。随后的“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诗中,“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辛酸与对才华的自省。接着,“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则展现了家人的依赖和个人的怀旧之情。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写出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岁月给人生带来的沧桑变化。诗尾,“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表达了通过文字交流心意和精神上的相互支持。

“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则描绘了一种别离的情景,而“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带来了一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官宦生活、家国之思和友情的反复咏叹,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哀愁,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诗作。

作者介绍

李谅
朝代:唐

唐虔王李谅,唐德宗第四子。大历十四年封,授开府仪同三司。贞元二年,领蔡州节度大使、申光蔡观察等使,以大将吴少诚为留后。十年,领朔方灵盐节度大使、灵州大都督,以朔方行军司马李栾为灵府左司马,知府事,朔方留后。十一年九月,横海大将程怀信逐其帅怀直。十月,以谅领横海节度大使、沧景观察等使,以都知兵马使程怀信为留后,王不出阁。十六年,徐帅张建封卒,徐军乱,又以谅领徐州节度大使、徐泗濠观察处置等使,以建封子愔为留后。
猜你喜欢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

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

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

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

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

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

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

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

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

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0)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0)

过水睹影大悟前旨因有偈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

(0)

竹枝词二首·其一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0)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0)

眼儿媚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