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的高士形象。开篇即以“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表明其超脱世俗,不愿意被载入史册,只是自在逍遥,拥有超凡脱俗之风度。
接下来的“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则透露了这位高士对道教的修行以及他可能居住或游历过的地方,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道教盛行的地区,表明其对于道家修炼之术颇有研究。
诗人随后转向自身的情怀,“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展现了诗人对年迈身衰的淡然态度,以及愿意隐姓埋名,过着平凡生活的心境。
最后两句“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则描绘了一位道士虽然具有占卜之术,但却默默无闻,不为世俗所识,他穿着简陋的衣物,在市集间游走,无人知晓其身分。
整首诗通过对高士生活状态和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之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