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泠然兴,随予蹑紫烟。
狂歌希散圣,宴坐见诸天。
卧榻依南斗,斋厨注细泉。
但同无爱染,那用礼金仙。
客有泠然兴,随予蹑紫烟。
狂歌希散圣,宴坐见诸天。
卧榻依南斗,斋厨注细泉。
但同无爱染,那用礼金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上封寺中与诗人一同游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禅意和超脱世俗的氛围。
首句“客有泠然兴”,描绘了客人的兴致勃勃,仿佛有一种清冷而高远的气息围绕着他。接着,“随予蹑紫烟”一句,通过“紫烟”这一意象,展现了两人步入仙境般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超凡脱俗的氛围。
“狂歌希散圣,宴坐见诸天”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客人的狂放不羁和对圣贤境界的向往,以及在宴坐时能够见到天界景象的非凡体验。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精神自由和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
“卧榻依南斗,斋厨注细泉”描绘了两人在寺中休息的场景,卧榻旁依着南斗星,斋厨中流淌着细细的泉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但同无爱染,那用礼金仙”表达了诗人与客人的共同追求——摒弃世俗的爱恋和执着,无需礼敬神仙,因为内心的纯净和超脱才是真正的修行。这句诗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客人在上封寺中寻求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美好愿景。
先生刚者,乃乾坤正气,自来难得。
耻作声诗邻小道,文字鬼神能泣。
两策平黎,一棺待罪,风骨何奇特。
拜观遗像,须眉如见畴昔。
多谢御史张郎,伤心吊古,珍重贻颜色。
几辈高车连驷马,知否葛帏清极。
不是痴狂,直凭忠爱,千载论臣则。
奸雄瞻此,至今犹夺其魄。
如愿频呼,痴情易遂,殷勤托付东风。
但愿明年,欢乐一家同。
北堂萱草春长在,似海上蟠桃千载红。
又山妻,病去孙儿孙女,关煞开通。
更愿儿曹得路,聊博一官捧檄,免叹飘蓬。
快婿连翩,翔步到蟾宫。
山人窃据名山席,看公鼎侯碑加倍丰。
正烽烟净扫,年丰民乐,四海拥拥。
窗外幽花,开遍处、这枝奇绝。
染猩红、带雨拖烟,倚栏娇怯。
似为当年亡国恨,至今犹吐同心结。
爱迎风、款款并香肩,迷蝴蝶。心未冷,情还热。
叹玉碎,怜簪折。羡一邱荒土,茁生英烈。
一叶半花堪再拜,同生同死无分别。
笑青青、吕雉戚姬坟,难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