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频呼,痴情易遂,殷勤托付东风。
但愿明年,欢乐一家同。
北堂萱草春长在,似海上蟠桃千载红。
又山妻,病去孙儿孙女,关煞开通。
更愿儿曹得路,聊博一官捧檄,免叹飘蓬。
快婿连翩,翔步到蟾宫。
山人窃据名山席,看公鼎侯碑加倍丰。
正烽烟净扫,年丰民乐,四海拥拥。
如愿频呼,痴情易遂,殷勤托付东风。
但愿明年,欢乐一家同。
北堂萱草春长在,似海上蟠桃千载红。
又山妻,病去孙儿孙女,关煞开通。
更愿儿曹得路,聊博一官捧檄,免叹飘蓬。
快婿连翩,翔步到蟾宫。
山人窃据名山席,看公鼎侯碑加倍丰。
正烽烟净扫,年丰民乐,四海拥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幸福与子女成功的深切愿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殷勤托付东风”、“北堂萱草春长在”、“海上蟠桃千载红”等,形象地描绘了对家庭长久繁荣、子孙后代健康快乐的期盼。
“如愿频呼,痴情易遂”,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愿明年,欢乐一家同”,对未来充满乐观期待,希望全家能够共享欢聚之乐。
“北堂萱草春长在,似海上蟠桃千载红”,通过萱草和蟠桃的比喻,寓意家庭的长久幸福和子孙后代的长寿安康。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母亲的慈爱和家庭的温馨,而蟠桃则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又山妻,病去孙儿孙女,关煞开通”,表达了对妻子康复、孙子孙女健康成长的祝愿,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渴望。
“更愿儿曹得路,聊博一官捧檄,免叹飘蓬”,诗人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事业有成,不必像自己一样漂泊不定,表达了对子女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快婿连翩,翔步到蟾宫”,表达了对女婿才华出众、仕途顺利的期望,其中“蟾宫”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月宫,常用来比喻科举考试中的高官显贵。
“山人窃据名山席,看公鼎侯碑加倍丰”,诗人以谦虚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谦逊态度,并预祝对方(可能是指某位官员)功成名就,碑文记载的荣耀更加辉煌。
“正烽烟净扫,年丰民乐,四海拥拥”,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庭幸福、子女成功和社会和谐的热切期盼,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子女和追求社会安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