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公家阅古堂,于今出守似还乡。
营开细柳旌旗动,山假胭脂苜蓿长。
北府貔貅瞻玉节,南楼风月寄胡床。
亲朋出祖无惆怅,早晚韩侯对未央。
闻说公家阅古堂,于今出守似还乡。
营开细柳旌旗动,山假胭脂苜蓿长。
北府貔貅瞻玉节,南楼风月寄胡床。
亲朋出祖无惆怅,早晚韩侯对未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送韩密学知定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闻说公家阅古堂,于今出守似还乡。”
这里诗人通过设想公子所居之地的景象,表达了一种亲切与归属感。公家的“阅古堂”是历史悠久的地方,而现在公子即将离开这个地方去担任新的职务,这在诗人心中引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不舍。
“营开细柳旌旗动,山假胭脂苜蓿长。”
这一句描绘的是春日景色。细柳随风摇曳,旗帜在春风中飘扬;而远处的山峦则被胭脂般的花朵染红,野草也长得异常茂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希望。
“北府貔貅瞻玉节,南楼风月寄胡床。”
诗人这里提到的是公子即将到达的定州(古时称为北府),以及那里的壮丽景观。貔貅是传说中能够辨别真伪的神兽,而“瞻玉节”则象征着高洁和坚贞不渝的品格;南楼上的风月,则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感。
“亲朋出祖无惆怅,早晚韩侯对未央。”
这一句表达了对公子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虽然离别令人感到些许悲凉,但由于公子的才能和品德,他在外的日子定能如鱼得水,无需忧虑。而“早晚”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希望公子无论何时都能够保持昔日的志向不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未来的期待。
阴阳寒暑兮运无积,天之成岁兮顾岂一日。
羲和敲日兮声作玻璃,桂魄迎宵兮忽挂之。
流沙兮扬土,檐涔涔兮又夜雨。
严霜苦寒兮万木不花,叶底兮俄茁其芽。
星鸟星火兮四时有令,惨舒阊阖兮斟酌斗柄。
三百六旬兮岁功始成,细人蠢蠢兮又岂知夫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