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其三》
《送宁守罢任赴阙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

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

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

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

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

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宁守在任期结束后的离别场景,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不舍,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与忧虑。

首句“阳城拙催科,贾谊困迁谪”,以历史人物阳城和贾谊的遭遇作为引子,暗示宁守在任期间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挫折与困境。阳城因政事拙于应对而被催促,贾谊则因谏言而遭贬谪,这里借以表达宁守在官场上的不易。

接着,“骑曹呼马曹,罚满何止百”描述了宁守在官府中的工作压力,骑曹与马曹分别代表不同的职务,此处暗指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可能的处罚。通过“罚满何止百”的夸张表述,展现了宁守所承受的压力之大。

“一笑为阔略,坐免投此帻”则转而描写宁守在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襟。一个轻松的微笑,不仅化解了压力,还使得他得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因此获得某种宽恕或解脱。

“铃斋父党尊,均礼不赐隔”进一步展示了宁守在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和礼仪规范。铃斋象征官署,父党尊则表明宁守与上级或同僚之间的良好关系,均礼则强调了官场中的礼节和公平性,不赐隔则意味着没有因为身份或地位的差异而受到区别对待。

最后,“人疑典午公,岂尝有此客”表达了人们对宁守的尊敬和认可,认为他如同典午公一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宁守在官场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连年三露章,慰荐飞络绎”提到了宁守连续三年上奏请求离职,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慰荐飞络绎则暗示了这些奏章的频繁和急迫,反映了宁守内心的急切愿望。

“自惭骨相屯,顾使议见格”则是宁守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和自我评价。骨相屯可能指的是官场的艰难险阻,见格则表示他的请求被拒绝或受到阻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

“途穷窘论报,纸札谩摇擘”总结了宁守离任前的复杂心情。途穷表示官场之路已到尽头,窘论报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纸札谩摇擘则形象地描绘了宁守在整理离任文书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宁守离任前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在官场中的经历、内心的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宁守个人品质的赞赏和对其命运的同情。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梅花五绝·其一

不识梅花不识诗,空将色相较铢锱。

美人立尽黄昏月,细看枝枯叶脱时。

(0)

客有善谈谑者曰鳅鲇鱼龟皆水族也一日聚议谒河伯求职事鳅先去河伯授以右相鲇鱼次之授以左相龟行迟欲以翰林处之龟不愿曰好官二子俱做但愿河伯注长寿看二子做到何处其言虽谑可为发一笑也谩记其事

佣耕陈胜假为鬼,烂斧王乔诈得仙。

若见渊明为我道,并从金母乞长年。

(0)

妾薄命

薄命佳人玉绝瑕,不随缘分落民家。

悲风古冢生青草,落日深宫唱白花。

万里思情馀蹋鞠,一生旧恨付琵琶。

雄蜂雌蝶难相并,莫向春风怨岁华。

(0)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六

我贾贾日本,挂席穷南海。

冰夷斗蛟龙,牙角吐光采。

血人以宴娭,窟宅一朝改。

赤手拾明月,天幸独我在。

归赴王侯需,价直十百倍。

匹夫惜性命,贪冒以贾罪。

歌笑履波涛,竟死复何悔。

(0)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

丰干禅师降猛虎,布袋和尚愚小儿。

老夫见画未亲见,唯喜寒山拾得诗。

(0)

铜瓶歌为赵广文生日

平生爱此双瓶古,千里携持走尘土。

滑如女肤色马肝,间著花枝相媚妩。

鄞江博士诸王孙,无毡坐客今三年。

群仙招手唤归去,紫薇怨杀春风前。

华堂此日春风酒,顾我羁穷无一有。

发囊得此双铜瓶,啄诗包裹为君寿。

瓶之体兮正而不阿,瓶之质兮朴而无华。

虚中不足称储粟,汲冷涧水供煎茶。

此君清苦于君似,拟人以伦正如此。

相看一笑姑置之,金石结交从此始。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