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亭盖旧太守徐公禋所作传者谓公得庾岭梅移种于此故创斯亭余来相距未六十年曩日之梅已无复有感时追往因取野梅环植之仍赋二绝·其二》
《梅亭盖旧太守徐公禋所作传者谓公得庾岭梅移种于此故创斯亭余来相距未六十年曩日之梅已无复有感时追往因取野梅环植之仍赋二绝·其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种梅我始效徐公,已觉幽香鼻观通。

寄语后人无剪伐,要令凋郡识春风。

(0)
翻译
我开始效仿徐公种植梅花,已经感觉到清幽的香气直透鼻息。
我告诉后来的人不要随意修剪,让它自然凋落,让人们能感知到春天的到来。
注释
种梅:种植梅花。
始:开始。
效徐公:效仿徐公(古人,可能指擅长种梅者)。
幽香:清幽的香气。
鼻观通:香气直透鼻息。
寄语:告诉。
后人:后来的人。
无剪伐:不要修剪。
凋郡:自然凋落。
识春风:感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种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后世的嘱咐,不要损害这些美好的梅花,让它们能够继续传递春天的信息。

“种梅我始效徐公”一句,说明诗人在种植梅花时受到了徐公的启发。徐公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爱好梅花的人物。而“我始效”则表明这是一种模仿和效法,是一种文学和生活上的追随。

“已觉幽香鼻观通”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了诗人感受到了梅花的幽香,这里的“幽香”是指梅花清雅脱俗的香味,而“鼻观通”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香气已经充盈于心,让人的感官仿佛被净化和通透。

“寄语后人无剪伐”一句,诗人通过这句话向后来的人传递了一种愿望,那就是希望这些梅花能够得到保护,不要遭受任何损害。这里的“寄语”意味着一种跨越时空的叮嘱,而“无剪伐”则是具体的期望。

“要令凋郡识春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希望这些梅花能够继续生长,不仅仅是在形式上传递春天的信息,更在于让人们通过梅花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力的展现。这里的“要令”表明了一种坚定的意志,而“凋郡识春风”则是希望这些梅花能够成为认识春天来临的一个标志。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力和历史传承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诣斋宫作·其三

温暾曦影一窗红,数纪流阴默忖中。

即事拈毫前后异,寸心虔敬始终同。

(0)

即事

昨日过重九,今朝见菊花。

翻成两度节,未是负芳华。

(0)

山田二首·其二

山田无土著,大都齐晋民。

刀耕复火种,峦障成塍鳞。

闻之其初来,裹粮惟一身。

心计躬受劳,或有致富人。

赋税既以薄,蒙古风更醇。

户口兹日增,藉以资饥贫。

后此非所知,目前诚可因。

(0)

长河进舟小憩乐善园·其二

麦庄桥畔涨痕深,万寿寺中松桧森。

几度低徊浑似昔,一时吟眺又成今。

(0)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十九鸲鹆

寒皋不踰济,飞集限淮南。

屋脊寻常见,巢头风日谙。

能言白鹦胜,入梦绿阴酣。

莫报新荷里,司空善理谈。

(0)

览古

封建及井田,三代之善政。

后世强师古,无益翻为病。

均田势弗能,待乱理岂正。

汉明颇封建,厝薪寝上證。

䦧墙且操戈,矧乃各异姓。

制治本在道,其末乃法令。

舍本末是求,何异彼优孟。

其馀率类兹,审行尚明镜。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