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灙泉亭》
《灙泉亭》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

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ǎngquántíng
sòng / wéntóng

zhúliècāngzhīgānchóutíngkāicuìchuāngyōu

xiàfēndǎngshuǐkǒuzhèngzuòxiǎolínqīngliú

注释
竹:翠竹。
列:排列。
苍戟:形容竹子密集且青翠。
枝干:竹子的主干。
稠:密集。
亭:亭子。
开:打开。
翠幄:绿色的帷幔,形容亭子周围翠竹环绕。
窗户:房屋的窗户。
幽:幽静。
下分:向下分流。
灙水:流水。
渠口:水道入口。
正坐:正对。
小榻:小型床榻。
临:面对。
清流:清澈的水流。
翻译
翠竹排列如密集的苍戟,亭子周围绿意盎然,窗户幽深。
泉水向下分流进入渠道口,我正坐在小榻上,面对清澈的溪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开篇"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处隐蔽于浓密竹林之中的小亭。这里的“苍戟”形容竹子的坚硬挺拔,而“枝干稠”则表明竹子繁茂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这片竹海中,隐约可见一座小亭,它的窗户被翠绿的藤蔓所覆盖,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这亭中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这里的“下分”暗示着水流的平缓与细腻,“灙水”是指那清澈见底的小溪,它静悄悄地流入渠口,既有序列,又不失动感。而诗人正坐在一张小榻上,这种坐具给人的感觉是简单而亲近自然。它“临清流”,意味着诗人与那流水之间几乎没有隔阂,可以尽情享受溪水带来的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使人读之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在自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和喜悦。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喜迁莺·其二

雾濛濛,风淅淅。

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

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0)

坐中闻思帝乡有感

年年不见帝乡春,白日寻思夜梦频。

上酒忽闻吹此曲,坐中惆怅更何人。

(0)

湘桥仙迹

骑龙直上白云天,剩有长虹天际悬。

水绕凤台山耸翠,波回鳄渚树含烟。

韩公遗爱千秋著,湘子神工万古传。

片片帆飞蝴蝶势,祗今名唤六蓬船。

(0)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

陆海披晴雪,千旗猎早阳。

岳临秦路险,河绕汉垣长。

行漏通鳷鹊,离宫接建章。

都门信宿近,歌舞从周王。

(0)

慈恩伽蓝清会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

鸣钟悟音闻,宿昔心已往。

重门相洞达,高宇亦遐朗。

岚岭晓城分,清阴夏条长。

氲氛芳台馥,萧散竹池广。

平荷随波泛,回飙激林响。

蔬食遵道侣,泊怀遗滞想。

何彼尘昏人,区区在天壤。

(0)

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

结发仕州县,蹉跎在文墨。

徒有排云心,何由生羽翼。

幸遭明盛日,万物蒙生植。

独此抱微痾,颓然谢斯职。

世道方荏苒,郊园思偃息。

为欢日已延,君子情未极。

驰觞忽云晏,高论良难测。

游步清都宫,迎风嘉树侧。

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

自乐陶唐人,服勤在微力。

伫君列丹陛,出处两为得。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