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
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
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
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
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
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
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
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
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乘月寻藕华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诗的前两句“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写湖面上归巢的鸟儿,暗示着傍晚时分的宁静。接着,“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描绘了诗人漫步林间小径,溪流狭窄,环境愈发幽深。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通过稀疏的树影和寂静的台阶,渲染出一种荒凉而清冷的氛围。随后,“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运用通感的手法,仿佛闻到异香飘荡,微风吹过清澈的天空,增添了神秘感。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借问花的来历,暗示此地曾是仙人居住的仙境。诗人因此决定在此建造居所,“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表达出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困扰的解脱愿望。
最后两句“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清净无染的心境,却被世俗的纷扰所阻隔。他期待在藕华居中洗涤尘埃,长期隐居。“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坚定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与执着。
鲁连有志节,蹈海不复还。
严陵不肯仕,归耕富春山。
两公出处虽异代,千古同高天地间。
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
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
鲸鱼未化北溟水,凤鸟独宿昆仑丘。
含光韬耀人所慕,才华自可称独步。
手弄云霞五色笔,写出相如《大人赋》。
虽无天子诏书徵,不失前贤高蹈名。
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
昨者相逢碧桃里,衣上春云照溪水。
别君已是几月来,芙蓉忽然江上开。
知君此时卧烟岛,而我相思满怀抱。
何当借骑茅君鹤,共入玄都拾翠草,胡独商岩紫芝老。
澹香亭前春可招,雪花千树开璚瑶。
溶溶夜色照寒影,二月东风吹不消。
昆山仙人天上客,烂醉花阴坐瑶席。
仙姝采香云满衣,酒醒但觉春无迹。
人生欢乐苦不多,百岁流光若掷梭。
古来荣达已尘土,对此不饮将如何!
东吴水为州,西山兹独秀。
上有百岁松,下有千尺溜。
况当泉石间,野花乱如绣。
顿足忘仆劳,长歌发余陋。
沈沈范公祠,肃肃香火旧。
碑犹巩洛时,寺当风雨后。
乌乎一代尊,庙食今谁守。
寂寞壮士怀,松风动清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