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连有志节,蹈海不复还。
严陵不肯仕,归耕富春山。
两公出处虽异代,千古同高天地间。
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
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
鲸鱼未化北溟水,凤鸟独宿昆仑丘。
含光韬耀人所慕,才华自可称独步。
手弄云霞五色笔,写出相如《大人赋》。
虽无天子诏书徵,不失前贤高蹈名。
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
昨者相逢碧桃里,衣上春云照溪水。
别君已是几月来,芙蓉忽然江上开。
知君此时卧烟岛,而我相思满怀抱。
何当借骑茅君鹤,共入玄都拾翠草,胡独商岩紫芝老。
鲁连有志节,蹈海不复还。
严陵不肯仕,归耕富春山。
两公出处虽异代,千古同高天地间。
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
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
鲸鱼未化北溟水,凤鸟独宿昆仑丘。
含光韬耀人所慕,才华自可称独步。
手弄云霞五色笔,写出相如《大人赋》。
虽无天子诏书徵,不失前贤高蹈名。
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
昨者相逢碧桃里,衣上春云照溪水。
别君已是几月来,芙蓉忽然江上开。
知君此时卧烟岛,而我相思满怀抱。
何当借骑茅君鹤,共入玄都拾翠草,胡独商岩紫芝老。
这首诗以“寄倪云林”为题,由元代诗人周砥所作。诗中通过对鲁连和严陵两位历史人物的引用,以及对云林子(倪瓒)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鲁连有志节,蹈海不复还”,借鲁仲连的典故,表达了对坚持节操、不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的敬仰。接着提到严陵,即东汉时期的严光,他不愿出仕,选择归隐,进一步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两公出处虽异代,千古同高天地间”,这两句将鲁连和严陵置于历史长河之中,指出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其高尚的品质和对自由的追求在千载之下依然熠熠生辉,如同天地间的永恒真理。
“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诗人自认与云林子(倪瓒)有着相似的心境,都是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隐士。接下来的几句“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直接表达了对世俗权力和财富的不屑,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鲸鱼未化北溟水,凤鸟独宿昆仑丘”,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鲸鱼未化象征着尚未实现的理想,凤鸟独宿则暗示了孤独而高洁的生活状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含光韬耀人所慕,才华自可称独步”,这两句赞美了云林子的才华与内敛的光辉,指出他的独特之处在于既能隐藏光芒,又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手弄云霞五色笔,写出相如《大人赋》”,这里以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为喻,赞扬云林子不仅拥有高超的艺术才能,还能写出传世之作,影响深远。
“虽无天子诏书徵,不失前贤高蹈名”,即使没有皇上的征召,云林子依然保持着前贤的高尚品格,名声流传至今。
最后,“且须快意饮美酒,醉拂石坛秋月明”,诗人希望与云林子一同畅饮美酒,享受自然美景,表达了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昨者相逢碧桃里,衣上春云照溪水”,回忆与云林子相遇的情景,春云映照溪水,充满了诗意与和谐。
“别君已是几月来,芙蓉忽然江上开”,时间流逝,分别已久,江面上芙蓉盛开,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美好。
“知君此时卧烟岛,而我相思满怀抱”,诗人深知云林子可能正独自在烟雾缭绕的小岛上,心中充满了对云林子的思念。
“何当借骑茅君鹤,共入玄都拾翠草”,诗人渴望能够借助仙鹤,与云林子一同前往玄都仙境,共同采集美丽的花草,表达了对云林子的深切向往与友谊。
“胡独商岩紫芝老”,结尾处以商岩紫芝老为喻,表达了对云林子年华老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云林子精神永存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琼花歇后,簇玉围珠,未敢夸无价。
八仙小派,尽放春过去,守他新夏。
销红成翠,直今日、花神才暇。
把碎琼、细划玲珑,点染月明凉夜。
曾传玉蕊当年,碧筒散冰丝,须粟芬射。
仙姬也向,人间戏、角扇云冠低亚。
玉峰赴约,叹自此、蕃厘难借。
待醉深、梦到仙家,立马藏花洞下。
谁怜对酒长歌,颓然醉也无人见。
醒来何地,小窗斜逗,月痕如线。
败纸敲空,乍寒拥絮,肠回九转。
忆少年意气,无几老大,些儿事、思量遍。
自笑头颅种种,杳难追、石光飞电。
功名幻想,文章鄙事,豪华虚愿。
往者何人,有才无命,公乎惭忝。
羡沧浪旧侣,绿蓑青笠,钓舟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