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二催滕六。飞满孤山麓。梅树不愁寒。
新花开遍山。袁安睡未足。披衣开石屋。
不放剡溪船。罗浮去作缘。
巽二催滕六。飞满孤山麓。梅树不愁寒。
新花开遍山。袁安睡未足。披衣开石屋。
不放剡溪船。罗浮去作缘。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与隐逸之趣。首句“巽二催滕六”以古代神话中的风神巽和雨神滕六,暗示冬日的寒冷与降雪,接着“飞满孤山麓”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给孤山披上了一层银装。
“梅树不愁寒。新花开遍山。”则展现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坚韧与美丽,不仅不惧寒冷,反而在雪后更加鲜艳夺目,点缀着整个山峦。这种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袁安睡未足。披衣开石屋。”借用了东汉名士袁安的故事,比喻诗人或隐士在这样的冬日里,虽有温暖的居所,却依然不愿沉睡,而是披衣而出,探索或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不放剡溪船。”则可能是在表达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即使在如此宁静的冬日,心中仍有对远方的渴望,不愿被眼前的安宁所束缚。
“罗浮去作缘。”最后以罗浮山作为归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内心的平静,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可以回归与安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的静谧与美好,以及在这样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也蕴含了对隐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记汉皋亭上,从别后、几秋风。
爱诗酒追随,衣冠雅重,车骑雍容。
回头白云汾水,又传将、淮海避青骢。
官府年来有禁,音书未易相通。肝肠如铁气如虹。
佳句入清雄。问渭北江东,莫云春树,此意谁同。
虚名百年惭愧,赖吾乡、风味近河东。
几日凤凰山下,鸡豚社酒迎逢。
青白阮生眼,皮里有阳秋。
谁信近来怀抱,汩汩泥穷愁。
昨夜僧房听雨,如在潇湘夜泊,敧枕卧孤舟。
无复少年日,解佩醉秦楼。更休说,烂羊尉,烂羊侯。
三山湖上,如今田舍住东洲。
澒洞十年金革,蓬勃一襟尘土,白雪向谁讴。
濯足傍云水,披我老羊裘。
应飞熊佳兆,年共德,两俱高。
论少日才名,遐龄劲节,合擅中朝。
文章在公余事,快笔端、云海□风涛。
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齐入钧陶。笑将经济让儿曹。
万事一秋毫。享内相尊荣,金莲画烛,宫锦朝袍。
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
好为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