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阮生眼,皮里有阳秋。
谁信近来怀抱,汩汩泥穷愁。
昨夜僧房听雨,如在潇湘夜泊,敧枕卧孤舟。
无复少年日,解佩醉秦楼。更休说,烂羊尉,烂羊侯。
三山湖上,如今田舍住东洲。
澒洞十年金革,蓬勃一襟尘土,白雪向谁讴。
濯足傍云水,披我老羊裘。
青白阮生眼,皮里有阳秋。
谁信近来怀抱,汩汩泥穷愁。
昨夜僧房听雨,如在潇湘夜泊,敧枕卧孤舟。
无复少年日,解佩醉秦楼。更休说,烂羊尉,烂羊侯。
三山湖上,如今田舍住东洲。
澒洞十年金革,蓬勃一襟尘土,白雪向谁讴。
濯足傍云水,披我老羊裘。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的《水调歌头·再和前韵》是一首抒发个人感慨与时代变迁的词作。词中,诗人以“青白阮生眼”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眼中世界的深沉与敏锐,暗示内心的洞察力。接着,他表达了近来的困顿与愁苦,仿佛身处困境,如同在泥泞中挣扎。
“昨夜僧房听雨”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夜晚,词人寓居僧房,听着潇湘夜雨,忆起昔日的漂泊生涯,感觉自己像孤舟中的旅人,失去了往日的青春活力。“解佩醉秦楼”一句,借典故表达对过去豪放生活的怀念。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烂羊尉”和“烂羊侯”,暗指自身的落魄,以及对官场浮沉的讽刺。他感叹自己流离失所,甚至居住在田舍,经历了战争的动荡和尘世的沧桑,已经没有了高歌白雪的心情。
最后,词人选择回归自然,希望能洗净双脚于云水之间,披上老羊裘,过上简朴的生活,体现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词人不凡的才情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索居将永矣,浩然怀故都。
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涂。
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
我庐有丛菊,近亦开几株。
恐从分别来,灵根日就芜。
请为语比邻,早把恶草除。
恶草除已尽,叹息复何如。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