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水为州,西山兹独秀。
上有百岁松,下有千尺溜。
况当泉石间,野花乱如绣。
顿足忘仆劳,长歌发余陋。
沈沈范公祠,肃肃香火旧。
碑犹巩洛时,寺当风雨后。
乌乎一代尊,庙食今谁守。
寂寞壮士怀,松风动清昼。
东吴水为州,西山兹独秀。
上有百岁松,下有千尺溜。
况当泉石间,野花乱如绣。
顿足忘仆劳,长歌发余陋。
沈沈范公祠,肃肃香火旧。
碑犹巩洛时,寺当风雨后。
乌乎一代尊,庙食今谁守。
寂寞壮士怀,松风动清昼。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天平山》诗,描绘了天平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东吴水为州,西山兹独秀”,以“东吴”与“西山”对比,突出西山的独特之美,如同在一片以水为界的州中,西山独自展现出其秀丽的景色。接着“上有百岁松,下有千尺溜”,进一步描绘了山上的自然景观,百岁的松树与千尺的瀑布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古老。
“况当泉石间,野花乱如绣”,诗人将视线从高处转向低处,泉石之间,野花盛开,如同绣布一般繁复而美丽,增添了山间的生机与色彩。接下来的“顿足忘仆劳,长歌发余陋”,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喜悦之情,忘记了旅途的劳顿,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抒发了内心的豁达与自由。
“沈沈范公祠,肃肃香火旧”,转而描述了山中的人文景观——范公祠,香火不断,显示出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接下来的“碑犹巩洛时,寺当风雨后”,通过碑文和寺庙的状态,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乌乎一代尊,庙食今谁守”,诗人感叹一代尊贵的人物如今庙宇无人守护,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而“寂寞壮士怀,松风动清昼”,则以壮士的怀想与松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数亩池塘近杜陵,秋天寂寞夜云凝。
芙蓉叶上三更雨,蟋蟀声中一点灯。
迹避险巇翻失路,心归闲澹不因僧。
既逢上国陈诗日,长守林泉亦未能。
知君本是烟霞客,被荐因来城阙间。
世业偏临七里濑,仙游多在四明山。
早闻诗句传人遍,新得科名到处闲。
惆怅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树不同攀。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