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二》
《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宝云楼阁闹千门,林静初无一鸟喧。

闭户莫教风扫地,卷帘疑有月临轩。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已敛昏。

乞得汤休奇绝句,始知盐絮是陈言。

(0)
注释
宝云楼阁:形容楼阁华丽。
闹:热闹。
千门:众多门户,代指城市或宫殿。
林静:树林安静。
喧:喧哗。
闭户:关闭门窗。
风扫地:风吹过地面。
卷帘:放下或卷起窗帘。
月临轩:月亮照在窗户上。
水光潋滟:水面波光闪烁。
犹浮碧:似乎还有绿色的痕迹。
山色空濛:山色模糊不清。
敛昏:天色逐渐变暗。
乞得:得到。
汤休:诗人名,这里指他的诗。
奇绝句:绝妙的诗句。
陈言:陈旧的比喻,无新意的表达。
翻译
华丽的宝云楼阁映照着千家万户,树林宁静没有一只鸟儿鸣叫。
紧闭门窗不让风吹过地面,放下窗帘仿佛月亮正照在窗前。
水面波光粼粼,仿佛仍有碧绿的痕迹,山色朦胧,天色渐暗。
读到汤休的绝妙诗句,才明白我之前的比喻是多么平凡无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景象。宝云楼阁千门喧哗,但却因无鸟鸣叫而显得格外安静。风吹过地面,似乎在提醒着闭上门扉,不要让尘埃飞扬。窗帘卷起,有如月光洒落般的宁静与洁净。

水面的波光闪烁,依旧保持着碧绿的色泽,而远处山色的淡漠则随着天色渐昏而变得不那么鲜明。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悠闲自得的时刻。最后诗人提到乞求汤休奇绝句,是对古代诗人汤浩(字休奇)作品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盐官絮(一种用来比喻平庸之才的物品)的看破。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写幽居生活、追求内心宁静与文学创作愉悦的心情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超脱尘世纷扰,寻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其二

柴桑杯酒寄东篱,种菊书成在义熙;

今日风光如昨否?殷勤且自把花枝。

(0)

闻孤鸟而有作

孤鸟、孤鸟声愊忆,风雨中宵我心恻;

似闻鸟言生不辰,空山寥落无颜色。

在昔雄飞向九霄,金眸玉爪行胸臆;

巢云曾傍万年枝,击水宁需六月息!

风云蹉跌几星霜,宛转枋榆困枳棘;

东门旗鼓为谁觞,北海木石徒尔塞。

杜宇漫语不如归,鹧鸪疾呼行不得;

予心卒瘏予尾焦,却来山阿欲避弋。

一饮一啄孰将雏,双飞双宿谁比翼?

寒枝独抱月黄昏,岛树苍茫林影黑。

横绝四海会有时,敢告羁栖还努力!

嗟乎此鸟亦非凡,鸾歌凤舞谁能识!

但将孤鸟伴孤臣,悠悠苍天曷有极!

(0)

师入宁国,时徽郡来降,留都尚未克复

千骑东方出上游,天声今喜到宣州。

威仪此日惊司隶,勋业何人愧彻侯!

旧阙烽烟须早靖,新都版籍已全收。

遗民莫道来苏好,讲恐疮痍未可瘳!

(0)

赠金门蔡元戎

炎风吹客到穷途,慷慨逢君意气孤。

此日高才追大树,多年长剑枕阴符。

金城不独留天险,铜柱还应入地图。

最羡祭遵饶雅度,时时缓带一投壶。

(0)

登湄洲

不尽沧浪兴,孤洲眺晚晖。

海翁称地主,野父说天妃。

舴艋风前出,镰锄雨后归。

侏禽虽未解,一笑亦忘机。

(0)

孔雀生卵不自伏,以雌鸡代之·其一

螟蛉果裸负来奇,松柏曾相附兔丝。

谁料朱公同饮啄,家禽从此是同支。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