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沧浪兴,孤洲眺晚晖。
海翁称地主,野父说天妃。
舴艋风前出,镰锄雨后归。
侏禽虽未解,一笑亦忘机。
不尽沧浪兴,孤洲眺晚晖。
海翁称地主,野父说天妃。
舴艋风前出,镰锄雨后归。
侏禽虽未解,一笑亦忘机。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的《登湄洲》,诗人以湄洲岛为背景,表达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不尽沧浪兴”描绘了诗人面对苍茫江水时的思绪起伏,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也有对历史长河的思索。"孤洲眺晚晖"则写出了诗人独自登高远望,欣赏夕阳余晖的景象,流露出孤独而宁静的心境。
接下来,“海翁称地主,野父说天妃”运用了象征手法,海翁和野父分别代表当地渔民和乡民,他们对湄洲岛的敬仰和传说中的天妃,暗示了诗人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和对自然神灵的敬畏。"舴艋风前出,镰锄雨后归"描绘了渔民们在风雨中劳作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的勤劳与坚韧。
最后两句“侏禽虽未解,一笑亦忘机”以无知的小鸟比喻自己,即使不解世事,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也能忘却世俗的机心,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胸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张煌言既关心民生又超然物外的人格魅力。
地据崇冈眼界尊,倚阑东望立晴曛。
奇峰削翠多当槛,老树飞青半拂云。
帆影倒从筇底出,江声遥向海门分。
与君同抱沧桑感,莫问洲前鸥鹭群。
乾坤萍宅水,日月蚁旋磨。
百年能几何,经眼飞隼过。
志士多苦心,共惜分阴趖。
功名上竹帛,千百中几个。
岂堪怀宴坐,偪仄就庸懦。
王郎荆楚秀,俊气倾四坐。
屹如饱霜鹰,远意不受挫。
公家老先生,才高胆力大。
生平持正论,终不惩寡和。
延留住江阁,屡见月镜破。
不将恩夺义,朝夕勤磨磋。
已见器识全,致远谁能奈。
正如舟楫具,风便即转柂。
要当度帆力,势紧须少挆。
行收利涉功,举酒辄先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