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可轻作,此论疑亦偏。
不求文字名,何必责备全。
禽虫有鸣窍,而人胡不然。
喜怒一写之,何物更存焉。
君子贵寓意,任情长短篇。
不必笑梨枣,士无轻弃捐。
嗟哉文章伯,刻苦穷岁年。
纵有山水趣,仍为居食牵。
自命颇不小,李杜相后先。
诋毁中晚季,曾不及宋贤。
我所阁笔者,名山与大川。
诗不可轻作,此论疑亦偏。
不求文字名,何必责备全。
禽虫有鸣窍,而人胡不然。
喜怒一写之,何物更存焉。
君子贵寓意,任情长短篇。
不必笑梨枣,士无轻弃捐。
嗟哉文章伯,刻苦穷岁年。
纵有山水趣,仍为居食牵。
自命颇不小,李杜相后先。
诋毁中晚季,曾不及宋贤。
我所阁笔者,名山与大川。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邵延龄的作品,以宛陵韵为特色。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见解。他认为诗歌不应轻易创作,也不必过分追求文字技巧和完美,强调的是情感的表达和个人风格的重要性。诗人提到,即使有如禽虫鸣叫般的自然情感,人也应该将其书写下来,不必拘泥于长短篇幅,只要内容有意义。他还批评了那些过于追求名声,以至于文章创作受到生活琐事牵制的人,指出即使是文章大家,如李白、杜甫,也难免受到生活的限制。
诗人对于自己的诗歌创作有着较高的期许,虽然自认为才华出众,但并不自满,他甚至认为自己的作品可能不如宋贤。最后,他表明自己搁置不写的部分,是那些宏大如名山大川的主题,这体现了他对诗歌主题选择的审慎和对艺术深度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的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前辈的敬意和自我反思。
出郭已虚旷,入门转萧森。
筠栖无六月,聊以解我襟。
红日不到地,白云时满林。
坐久石根冷,酒醒荷气深。
飘飘黄冠客,临流鼓瑶琴。
一鼓洗我耳,再鼓空我心。
山高水复迥,彷佛蓬莱音。
兴尽拂衣去,城笳吹夕阴。
孰不为邦,孰守其乡。如被锦衣,昼行辉煌。
侯曰上恩,曷敢弭忘。何以报之,俾民向方。
言葺泮宫,于乡有光。宣圣南面,珠旒衮章。
十哲侑坐,群贤缋廊。六斋分列,小学峙傍。
谈经议道,春祠秋尝。我侯戾止,率由典常。
闇訚诸生,振鹭来翔。诗书礼乐,游息修藏。
勉尔行业,为时俊良。毋毁于随,毋嬉于荒。
三岁大比,用宾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