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已虚旷,入门转萧森。
筠栖无六月,聊以解我襟。
红日不到地,白云时满林。
坐久石根冷,酒醒荷气深。
飘飘黄冠客,临流鼓瑶琴。
一鼓洗我耳,再鼓空我心。
山高水复迥,彷佛蓬莱音。
兴尽拂衣去,城笳吹夕阴。
出郭已虚旷,入门转萧森。
筠栖无六月,聊以解我襟。
红日不到地,白云时满林。
坐久石根冷,酒醒荷气深。
飘飘黄冠客,临流鼓瑶琴。
一鼓洗我耳,再鼓空我心。
山高水复迥,彷佛蓬莱音。
兴尽拂衣去,城笳吹夕阴。
这首宋诗《纳凉过林氏居》是林景熙所作,描绘了诗人出城后进入林家居所的清凉宜人之境。首句“出郭已虚旷”写出城外环境的开阔,接着“入门转萧森”则显出庭院的静谧与深邃。诗人感叹“筠栖无六月”,竹林之中仿佛没有夏季的炎热,为他带来一丝清凉,让他得以舒缓心情。
“红日不到地,白云时满林”进一步描绘了林中幽静,阳光被遮蔽,白云缭绕,增添了神秘感。诗人在此处品茗饮酒,感受“坐久石根冷,酒醒荷气深”,石头都带着寒意,而荷花的香气更显得清新脱俗。
诗人以“飘飘黄冠客,临流鼓瑶琴”自比,悠然自得,弹奏出空灵的音乐,仿佛来自仙境的“蓬莱音”。最后,“山高水复迥,兴尽拂衣去,城笳吹夕阴”表达了诗人游兴已尽,准备离开时,听着城外的晚笳声,心中充满宁静与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超脱尘世的心境,是一首富有禅意的夏日纳凉之作。
畴昔鸣琴子贱堂,至今弦诵尚悠扬。
农桑乐岁千家足,桃李春风几度芳。
疾恶政缘同伯厚,爱民何止一桐乡。
乌台此去真朝夕,剑履还须去尚方。
玉节稽严召,琳宫暂列仙。
月华方喜见,薤露忽悲缠。
回首长安日,伤心蜀道天。
初无封禅议,遗藁总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