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成漫自歌,闲居抱膝伏山阿。
不因人热虽堪拟,于此情深可奈何。
日脚漏云光倒射,浪痕织树影横拖。
残霞月上尤添趣,一派浮岚白满坡。
梁父吟成漫自歌,闲居抱膝伏山阿。
不因人热虽堪拟,于此情深可奈何。
日脚漏云光倒射,浪痕织树影横拖。
残霞月上尤添趣,一派浮岚白满坡。
这首《西山漫咏》由清代诗人朱傅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山间景象。
首句“梁父吟成漫自歌”,以“梁父吟”典故开篇,借吟唱之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在山中吟诵,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闲居抱膝伏山阿”一句,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他倚靠在山丘上,目光远眺,内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慨。
“不因人热虽堪拟,于此情深可奈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即使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他也能找到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似乎在说,即便如此,这份情感的深度与纯粹,也是无法轻易被他人理解或替代的。
接下来,“日脚漏云光倒射,浪痕织树影横拖”描绘了夕阳余晖透过云层,洒在地面上的光影交错之景,以及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树影交织的美丽画面。这些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
最后,“残霞月上尤添趣,一派浮岚白满坡”两句将视角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了夕阳与新月交替时分的景色,以及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延伸,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整体而言,《西山漫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情到深于此。竟甘心、为他肠断,为他身死。
梦醒红楼人不见,帘影摇风惊起。
漫赢得、新愁如水。
为有前生因果在,伴今生、滴尽相思泪。
凭唤取,颦儿字。潇湘馆外春馀几。
衬苔痕、残英一片,断红零紫。
飘泊东风怜薄命,多少惜花心事。
携鸭觜、为花深瘗。
归去瑶台尘境杳,又争知、此恨能消未。
怕依旧,锁蛾翠。
青花一片莹寒泉,中有毅魄嫠苍天。
大宋河山沧桑改,孤臣心事金石坚。
当年卖卜建阳市,麻衣血洗流成渊。
吞炭不复容三击,下帘何曾索一钱。
裯父宋父吊鸲鹆,东川西川泣杜鹃。
岂知历劫冰霜后,尚留人世文字缘。
辰阳太守亦可怜,老抱石兄喜欲颠。
三年膜拜悯忠寺,万里携将书画船。
书生痴绝例如此,称先道古口流涎。
不如尧桀两忘去,日摩顽石支头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