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遣风雷起蛰龙,冥冥愁夜递秋冬。
梦回香国春三月,极目蓬山海万重。
置酒未闻平寿勃,奉书还见卓徵邕。
欲将笔削修花史,坠溷飘茵听所逢。
谁遣风雷起蛰龙,冥冥愁夜递秋冬。
梦回香国春三月,极目蓬山海万重。
置酒未闻平寿勃,奉书还见卓徵邕。
欲将笔削修花史,坠溷飘茵听所逢。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其五)》。诗中,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雷唤醒冬眠的龙,暗示了生机复苏的季节变迁。"冥冥愁夜递秋冬"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梦回香国春三月"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春日仙境,想象中的蓬莱仙山被海浪重重环绕,增添了神秘与辽远的意境。接下来,诗人提到未能与友人平寿勃、卓徵邕共饮畅谈,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欲将笔削修花史,坠溷飘茵听所逢",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记录生活点滴,如同修撰花史一般,无论人生际遇如何跌宕起伏,都将坦然接受,倾听命运的安排。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丘逢甲在春天的感怀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执着。
大痴道人顾长康,平生痴绝仍画绝。
长卷当年我亦观,大略犹能为人说。
山川历历百里开,仿佛扁舟适吴越。
平林曲岸客共游,复嶂重湖天所设。
渔工樵子互出没,定有高人在岩穴。
墨沈淋漓拾未能,信得画家山水诀。
为人说此亦徒然,把笔安能指下传。
对本临模未为苦,运思想象谁能专。
晴窗设色手自改,输与吾乡沈石田。
小径升堂新筑沙,退朝无事还私衙。
谁移雪岭入我屋,老眼白日疑昏花。
坐游未觉足力倦,倏过野店仍山家。
浅溪舟胶集冻鸭,空谷屦响翔饥鸦。
狂风入林一搅动,零落玉蕊兼珠葩。
此时谁扫林下白,急欲往煮僧房茶。
忽然仰面见高寺,扣户还须持马挝。
长安十年走薄宦,对此似将尘土爬。
西湖寻僧天欲雪,苏子故事今人嗟。
清虚旧韵更可借,捧砚独无王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