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
《洞仙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0)
翻译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丰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然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骨体:骨架躯体。
永丰坊:地名。
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南冬末早春的景色,以梅花和垂柳为引子,赞美了新春的清新雅致。词中“细腰肢、自有人格风流”形象地刻画了春天的生机与女性般的柔美,而“骨体清英雅秀”则进一步强调了新春的高洁气质。在永丰坊畔,尽管空寂无人,但阳光下金丝般的柳絮飘舞,如同春风中的轻盈舞蹈,却也勾起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绿叶成阴的感慨,感叹自己因思念而消瘦。最后,词人猜测或许是东风特意追逐着春天而来,带来了春皱,增添了词境的婉转与情感的深度。整体上,这首《洞仙歌》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喜爱与淡淡的离愁。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重过西林有述

刺眼皆非旧,多时余不来。

浚池穿石脉,移树补墙隈。

虽尔除繁蔓,犹然费品裁。

松阴閒共课,山色照深杯。

(0)

经古汶洲寄陈夷仲

此地昔为别,经过倍怆颜。

人家平贴水,日影半衔山。

一雁来何处,扁舟去独閒。

殷勤江上鲤,寄信到松关。

(0)

小雨池上同韩孟郁对酌

夜听滴沥溜檐响。纸窗划电明如晃。

朝来积水漫平池,萍叶离离沿阶上。

我家剩水绕门前。绿筱丛中泊钓船。

湘帘捲练平如席,梦里潮声到枕边。

朅来市上红尘走。僦居徒傍官衢口。

半亩方池澹不流,更无隙地栽花柳。

今朝疑对辋川图。曲阑干外看模糊。

强将芥子投杯沼,陆地岂必非江湖。

乡心对此全消遣,况有高人问酒沽。

(0)

和饮酒·其九

谷以春而获,花逢腊亦开。

海上真仙都,其俗号无怀。

我欲受一廛,乘桴志靡乖。

勺水亦可饮,支林亦可栖。

鸿雁遵沙渚,宁顾指爪泥。

自来生分薄,良愿不我谐。

今是昨诚非,一悟了不迷。

茫茫汎苦海,是岸我即回。

(0)

和饮酒·其八

海滨逢一叟,翛翛云鹤姿。

终日自行歌,手执青松枝。

世人莫知识,但讶行径奇。

笑指海东云,子能从我为。

举头欲问之,摇手去莫羁。

(0)

重游西山

回车遵广术,重眺西山麓。

古台绝潇洒,晴景恣遐瞩。

穿云俯危磴,叠石架幽屋。

鸣蝉号枯林,馀响袅相续。

冥心百虑遣,游目千态足。

日影澹林坰,前冈闻伐木。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