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雨池上同韩孟郁对酌》
《小雨池上同韩孟郁对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夜听滴沥溜檐响。纸窗划电明如晃。

朝来积水漫平池,萍叶离离沿阶上。

我家剩水绕门前。绿筱丛中泊钓船。

湘帘捲练平如席,梦里潮声到枕边。

朅来市上红尘走。僦居徒傍官衢口。

半亩方池澹不流,更无隙地栽花柳。

今朝疑对辋川图。曲阑干外看模糊。

强将芥子投杯沼,陆地岂必非江湖。

乡心对此全消遣,况有高人问酒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雨后清晨,在池塘边与友人对酌的情景。首句“夜听滴沥溜檐响”描绘了夜晚雨落屋檐的清脆声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纸窗划电明如晃”则以闪电映照纸窗的景象,对比出雨后的明亮,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朝来积水漫平池,萍叶离离沿阶上”描述了早晨雨水汇聚成池,池面上浮萍随风摇曳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下来“我家剩水绕门前。绿筱丛中泊钓船”则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自然之美,绿竹环绕,一叶扁舟静泊岸边,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

“湘帘捲练平如席,梦里潮声到枕边”通过比喻和想象,描绘了诗人卷起湘帘,仿佛置身于宽大的席上,耳边似乎能听到潮水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略带梦幻的氛围。随后“朅来市上红尘走。僦居徒傍官衢口”则与前文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半亩方池澹不流,更无隙地栽花柳”再次强调了池塘的平静与自然之美,没有多余的人工修饰,只有自然生长的植物。最后“今朝疑对辋川图。曲阑干外看模糊。强将芥子投杯沼,陆地岂必非江湖”通过引用王维的《辋川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宽广。

“乡心对此全消遣,况有高人问酒沽”则是全诗的情感归宿,诗人因眼前的美景而暂时忘却了思乡之情,更有高人相伴,饮酒谈笑,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情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微妙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其一

茅屋人归后,荒村更异乡。

树寒乌绕月,江冷雁啼霜。

影赖灯相续,愁缘酒在忘。

明朝览青镜,白发几多长。

(0)

青弁云林图

前代何人画山水,长安关仝营丘李。

华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与河阳,后来作者谁能当。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气归苍茫。

房山尚书初事米,晚自名家称绝美。

艺高一代谁颉颃,只数吴兴赵公子。

当时弭节匡庐峰,曾写太平兴国之神宫。

五峰却立疑争雄,台殿突兀纷青红,中有云气随游龙。

我对此图卧三日,遂令奇气生心胸。

乱来学士遭漂荡,文艺草草谁能工。

笔精墨妙心更苦,那得再有前贤风。于乎!

乾坤浩荡江海阔,使我执笔将安从?

(0)

寻梅

策杖度林塘,幽寻犯晓霜。

临池疑掩映,傍竹畏遮藏。

款曲敲僧舍,徘徊绕苑墙。

好携三弄笛,树底为催妆。

(0)

题铜坞后山石

山行兴未穷,复登白云峤。

石上识曾游,墨花破孤峭。

邻僧尚未见,知有幽人到。

(0)

江上十首·其二

归路贪行不觉多,馆夫连日棹江波。

满船争唱湖州调,两岸云山侧枕过。

(0)

哭伯兄存吾推官天历庚午,进士署高城门曰:"身随下士同甘苦,誓与高城共死生。"

寸心忠厚古人流,两鬓风霜为国忧。

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

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

弱弟自惭无气力,未能申请达宸旒。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