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交疏觉昼长,田园收薄值年荒。
老而用事独毛颖,何以解忧惟杜康。
赐帛恩深优故老,催租人至败重阳。
西风烂熳开蓉菊,不管先生两鬓霜。
书卷交疏觉昼长,田园收薄值年荒。
老而用事独毛颖,何以解忧惟杜康。
赐帛恩深优故老,催租人至败重阳。
西风烂熳开蓉菊,不管先生两鬓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田园中感受到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的慨然之情。开篇“书卷交疏觉昼长”表明老人因年事已高,阅读速度减慢,以至于白昼变得似乎更为漫长;“田园收薄值年荒”则写出农田收成不如往年丰厚,反映了岁月对自然生长的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老而用事独毛颖,何以解忧惟杜康”,老人虽然仍在为生活奔波,但孤独感和忧虑却难以通过饮酒(“杜康”是古代的一种美酒)来抒发或缓解。这里的“毛颖”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孤单一人,心中无所依傍。
下片则转向社会生活,“赐帛恩深优故老,催租人至败重阳”,写的是统治者对待老人的恩惠,以及征税官员的催缴给人民带来的困扰。这里“赐帛”是指朝廷对老年人的恩赐,“故老”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催租”则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生活艰辛。
最后两句,“西风烂熳开蓉菊,不管先生两鬓霜”,诗人通过西风轻拂下的芙蓉和菊花盛放的情景,暗示时间的流逝,而“不管先生两鬓霜”则是对老者头发斑白、年华渐老的无奈描述。
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以及社会矛盾的一种深切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不公与苦难所持有的同情心。